业界
双减一年之后,腾讯依然出手投资了5家教育公司
仍在继续“看教育”,只是将目光更多转向了海外——
排在活跃榜的前五。腾讯在教育行业的出手次数甚至超越了新东方教育集团,可以说,腾讯是在所有互联网CVC中最爱投资教育的。从出资规模来看,腾讯这些年在教育领域花费超过了百亿元。
在尼日利亚、奥地利等国家继续在投资教育初创企业。
的教育投资路径发生了转变
教育投资热情锐减,投资节奏明显放缓,但并非完全不出手。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投资教育公司,至今有8年时间。
投资教育比较活跃的时间;投资金额规模最高主要集中在2019下半年~2021上半年。2020年后的疫情是重要影响因素,疫情虽然打击了线下培训,但却利好在线教育,所以腾讯才不惜重金投资猿辅导、火花思维等在线教育品牌。
的教育投资热情锐减,而且腾讯此前押注的K12学科辅导是重灾区,腾讯自此也不再出手K12投资,仅零星投资了职业教育公司秒可科技、做家校互动的光海科技。
将教育投资的重心转向了欧、非等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仅有的3笔投资都是海外项目。
过往的教育投资中,海外项目并不多——总共投资了7家海外教育科技公司,其中有4家是在2017~2020年投的。
最早在2017年在海外参与投资了印度K12教育独角兽Byju’s,2020年投资了美国职业兴趣在线教育公司Udemy。
在教育投资业务层面做出了两个重大选择。
内部孵化的,而是来自于外部的投资。
投资了Age of Learning。2018年双方就Age of Learning,Inc.旗下数字早教计划ABCmouse品牌的中国化进行合作。双方先选定了英语这个品类,腾讯全面负责产品开发、市场营销、销售以及客户支持服务。2020年5月,腾讯将ABCmouse品牌升级为“腾讯开心鼠英语”。一年半后,该业务被关停。
仍在继续在海外开拓新的教育投资业务。
在国内教育的投资布局逻辑
在教育领域的投资事件有65起,其中B轮后~上市前的事件占比为55%,战略投资和A轮占比各为22% ,天使轮投资事件仅有1笔。
并非一味追求财务回报的风投机构,因而逐渐形成了侧重于中后期阶段的投资风格。
集中出手投资教育有押注2C赛道、重K12两个显著的特点。
在投资翼鸥教育、UMU这类教育信息化公司,和教育产业媒体多知网的投资出手仅占整体教育投资事件的14%。
的基因和属性是2C互联网,投资教育品牌更加顺理成章,甚至早期腾讯在做投资时为了吸引创业者,会提出腾讯可以提供流量扶持等投后增值服务。
投资教育的重心,占据了约80%的比重,而学科辅导因其刚需性则成为了重中之重。
在学科辅导领域的股权投资额达到了65.5亿元,其中有一半落入了猿辅导的口袋。
投资教育公司/品牌还可以达到业务互补的效用。
本身也做了教育平台的业务,包括腾讯课堂、腾讯云教育业务,这些平台和教育机构是合作、互惠互利的关系,而非直接的竞争关系。
成为投资教育独角兽最多的国内资本
依靠强大的资本实力、流量和产业布局优势,以及保持相对宽松开放的投资管理态度,而一度赢得了教育企业的青睐。
在国内有实力以超高的估值“接住了”了不少教育独角兽们,包括VIPKKID、猿辅导等。而且,猿辅导还是腾讯投资次数最多的教育企业,腾讯从2016年5月的D+轮进入,一直到2020年8月的F3轮,连续投资5次。
过去、乃至现在仍是持有教育独角兽最多的国内资本。
集团一共投资了56家教育公司,其中有49家为国内教育公司,国内投资占比为90%。而其中,曾经位列独角兽的公司就有9家。
拥有捕获独角兽的资本能力,倒不如说是腾讯亲手将这些头部教育科技公司送到了独角兽的行列。因为腾讯“添了一把柴”,这些教育公司的火烧得更旺,估值才能迅速攀升。
持有国内外教育独角兽13家,其中有11家是腾讯在进入当时已达到或接近独角兽级别,也就是说腾讯进入的时机比较晚,当时公司的估值已经很高了。
集中火力投资在线教育的时期。
持有的国内教育独角兽仅剩3家,海外教育独角兽则有3家。
在海外投资的教育公司整体延续了国内在线教育公司做直播、学科辅导的路径。在没有政策限制的情况下,这一套被国内验证过的模式在海外市场也许能继续行得通。
现在国内K12的资本游戏彻底终结,资方退出无望;那么,全球化布局,寻找更有潜力的海外教育独角兽,也可为以后的发展、退出铺路。
目前,印度超级独角兽Byjus已经收购了Epic等多家美国教育公司。未来,外资教育品牌进入中国,或者中国教育品牌的出海,以及这种教育产业的跨境整合、乃至异业跨境并购也是有机会,手握优质的全球教育资产就是优势。
另外,全球化分散投资更好地强化抗打击能力,哪怕“其中一个篮子的鸡蛋都打碎了”,损失的范围仍然相对可控。
- 上一篇:信用卡提额最有效的3个 ***
- 下一篇:“4·你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