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山沟沟”里的产业带头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云南省丽江市烟草专卖局驻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红桥村工作队致力推动产业发展,助力红桥村从“输血”到“造血”,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红桥村涌现出以王帮才、康兰等从贫困户成长为致富“领军人”和产业“带头人”的典型代表。
王帮才:中草药粉糠喂养的引领者
“大哥,我们来你家买猪了。”红桥村工作队队长马振江带领脱贫监测户毛干干到脱贫产业大户王帮才家里挑选猪崽,一下车笔者就看到撒着生石灰的大门入户路,和干净的院落、整齐的猪圈。
王帮才自幼家庭贫困,分家后更是一穷二白,中年成家后脚又在务农时被马踩断,自此养家的重担全部压到了王帮才妻子肩上,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工作队在了解到王帮才家的情况后,将他纳入扶贫户中,在历经4年的康复后,王帮才在家人的支持和工作队的鼓励下,重拾起在太原饲料厂打工时积累的饲料配比经验,开始投身养猪产业。靠着对中草药的热爱,王帮才自学中草药的功效,就地取材,逐渐摸索出一套“独家”中草药养殖经验。
“这个是柴胡,有清热明目的功效,这个是牛蒡子,可以清热润肺祛痰,在猪大便干结、上火时加到粉糠里面喂,几天就见效啦。”提起他的中草药喂养,王帮才止不住地侃侃而谈。现在红桥村大部分养殖户的猪崽大多是在王帮才这里采购,他家的猪仔身体健壮,肉质较好,他的中草药和粉糠喂养法也在整个红桥村风靡起来。
谈及未来生活和他的养猪产业,王帮才满是笑意。“我们老百姓么只要勤劳,在党和政府呢帮助下,日子只会越过越好的,大女儿明年就要从云南财经大学毕业,我的生活也是越来越有盼头啦”。
猪舍门前这块粉笔写满了种猪配种、猪崽的出生的日期的 “登记板”见证了王帮才养殖脱贫的历程,王帮才家满满的“粮仓”和挂满一整面墙的腊肉和火腿也见证工作队的工作任务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变。
康兰:从“5”到“122”
在夕阳余晖映照下,伴随着“咩咩”的羊叫声和头羊的铃铛声,笔者被康兰家上百只的羊群排队回圈的景象震撼到。
“我家三姊妹,两个姐姐都远嫁出去了,我爸爸妈妈身体不好,家里娃娃也小,丈夫外出打工,全家的生活就靠我一个人来维持,最开始是工作队给我们送来五头山羊,爸爸身体做不了重活就每天上山放羊,我家的羊是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大太阳都要上山的,数量也从最初送的5头到现在的122头,现在每头成年羊可以卖3000元左右,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了。” 康兰一边为羊换水一边和笔者说起这些年的变化。
“这边是我家的新房子,这边是老房子,这边是我家的厨房,这边是专门煮猪食的厨房……”康兰在村委会和工作队的帮助下,在享受国家相关政策扶持的基础上贷一部分款,修建起一幢二层小洋房,而“老”房也重新加固装修,干净整洁的院落焕发出新生机。
现在康兰已经成为全村的养羊大户,她家的生态养殖羊品质好,肉质鲜,其他村民无论买小羊崽还是过年过节买羊都喜欢来她家购买。现在康兰尝试突破传统销售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挖掘新的消费点来扩大养殖规模,对于未来,康兰信心满满。
先富带后富,共奔致富路
“如果我们的村民都能有这样的产业意识,那我们就可以真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了”。谈及红桥村的脱贫产业大户,丽江市烟草专卖局驻宁蒗红桥村委会工作队员陈建锋不由感慨道。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工作队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为有想法、有能力的农户提供政策咨询和产业技能培训,因人制宜的制定产业帮扶措施,把脱贫产业大户选定为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定点产业帮扶对象;因地制宜开展产业扶持,在鼓励产业大户持续提升产业大户的养殖水平的基础上,引导产业大户发展规模化产业,让产业“大户”先富带后富,带动全村共奔致富路。让产业发展增强红桥村的“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上一篇:多渠道扩面增产 提高土地利用率
- 下一篇:吉林德惠农商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