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业界

海外基金相关消息:嘉实基金经雷 ETF期权标的进

时间:2022-10-01 03:26

   随着股票型ETF规模破万亿,ETF期权在时隔近三年后再次迎来“大事记”。

   ETF期权标的再次扩充,由原来的三只增至六只。此次ETF期权标的扩充进一步丰富了金融期货期权品种,是补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短板的必要步骤,也是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动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同时对构建ETF产品生态链、提升ETF“产品力”意义重大。

   2019年12月23日深沪交易所上市交易沪深300ETF期权,嘉实沪深300ETF成为深交所首只ETF期权的标的,上市以来,产品活跃度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31日,嘉实沪深300ETF管理规模超过181亿元。该基金累计成交额达8245.22亿元,日均成交额超过3.3亿元,ETF及联接基金持有人合计已达130万。

   期权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良好的现货市场。自2004年国内首只ETF产品破冰以来,截至2022年8月底,国内上市的ETF数量已经达到728只,总规模升至1.4万亿。参照海外成熟市场,ETF期权已成为重要的金融工具,美国市场超1000只ETF和近3000只个股作为期权标的,被投资者广泛用来进行套利、对冲、配置等。

   随着新一批ETF期权产品上市工作的启动,ETF期权将持续为实体经济、资本市场带来活力,助力资本市场行稳致远。

   首先,ETF期权的发展壮大有效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资本市场是助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支点,ETF期权产品的发展壮大有助于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各项功能,提高市场融资能力,并将进一步激发资本市场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助推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更好发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

   其次,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的日新月异离不开金融工具的有效运用。ETF期权产品在助力提高市场定价能力、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丰富风险管理工具,完善股市的稳定机制,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再次,ETF期权契合时代发展需求。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海外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在开放程度日益提升的同时,我们的资本市场工具也正与时俱进,扩充了金融衍生品市场半径,以契合时代的发展需求。这大大增强了市场各方对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信心,并进一步提升境内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ETF期权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工具。ETF期权家族再添宽基产品,形成了覆盖创新成长、中小市值、大盘蓝筹特征的ETF期权产品体系,期权是资本市场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助力资本市场发展。

   有人将衍生品比作金融产品中的皇冠,期权则以其策略多样性成为这座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随着ETF的发展壮大,ETF期权业务因其能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风险对冲和收益增强方式的“价值”,正逐步被市场发掘。

   最近有一个词叫“产品力”,时常进入我们的视野,指的是产品对目标人群的吸引能力。这里我把它用在ETF产品生态链的构建上。

   一只ETF产品是否具备很强的“产品力”,不只是看ETF本身,更重要的是与其相关的产品生态链。从ETF产品的定位与海外的发展来看,充足的场内流动性和丰富的挂钩衍生产品是构建产品生态极为重要的因素,尤其是ETF与衍生品之间的联动效应,促进了对ETF的投资交易需求,从而提升ETF的规模与流动性,同时有效助力交易所产品与新的产品创新。

   期权本身的特性决定了期权的应用策略丰富多元,基于ETF期权的套利、对冲、组合交易以及发行结构化产品等投资策略,需要联动ETF现货。我们认为,提升ETF“产品力”,对构建ETF生态链意义重大。

   随着中证500ETF被纳入期权标的,充分说明中证500指数的投资价值。

   中证500指数综合反映了中国A股市场中小型市值公司的整体股票价格表现,对应的500家上市公司以100-500亿元的中小型公司为主,代表了转型经济中象征着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截至2022年8月31日,中证500上涨515.58%,年化收益11.16%,在主要宽基指数中表现出彩。从基本面观察,2019-2021年,中证500年均主营业务同比增速24.54%,年均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29.26%,呈现出高成长性。具体看,中证500当前处在估值区间比历史分位数16%,处于低估状态。

   嘉实基金作为国内最早布局被动投资业务的基金公司之一,在指数基金管理方面已形成全方位产品线布局,力争通过不同的产品帮助投资者在不同市场环境和不同风格偏好下,组建相应的投资方案,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层次、精细化的指数投资体验。在十几年的市场历练中,嘉实指数投资团队积累了丰富的运作经验,并屡获权威机构认可。公司成立以来,关于被动投资与业务布局,累计斩获的权威奖项近30个,同时还有多只被动型产品在权威评级机构中保持五星评级。

   整体来看,金融衍生品在海外发达金融市场中已被普遍运用到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的投资中,其风险控制、价格发现、流动性提供等功效服务众多金融机构乃至实体经济。

   目前,国内公募基金公司产品参与衍生品的数量以及持仓量,相较国际市场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3日,目前存续的10004只公募基金中,有6926只合同投资范围包括衍生品。整体来看,市面上包含衍生品投资范围的公募基金占到七成左右,但只有一成以下实际投资了衍生品。从主动权益基金来看,混合型基金中有92.9%的投资范围包含衍生品,但年报实际披露持仓的仅有2.12%,股票型基金中94.32%的投资范围包含衍生品,年报实际披露持仓7.63%。

   衍生品投资与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相辅相成,且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首先,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为公募基金的资产配置和投资管理提供更加丰富的投资标的,满足公募基金客户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

   与此同时,公募基金作为衍生品市场重要的参与者,将积极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在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发挥衍生品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

   契合上述,在提升商品与期货期权衍生品等在内的多资产、多策略研究能力的同时,公募基金本身也在积极推动金融衍生品产品线的开拓,丰富资本市场金融投资工具,践行公募基金普惠的金融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