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公司总股数在哪里看(如何计算总股数)
一个公司发行的股票总数在哪里看?
一般股票上,打一下代码或名称拼音首字母就可以查到所有的基本面资料。
一般软件,按F10就可以看到。
用同花顺怎样查出公司总股数
使用同花顺的函数ZGB就可以计算总股数。或者您也可以用F10键查看股本结构,里头也有总股数。
在哪里可以看个股的总股数呀
股市本身就是一个平等的交易,你想赚别人也想赚.你知道的别人也知道.
唯一能做的就是多了解,然后自己进行分析判断.
从哪里可以看到上证公司的总股数?
收益率一般是用(市值-本金)/本金。简单想就是比你投入的多的那部分不就是你的盈利么。你这个总盈亏和收益率数据都有问题。
每股收益是什么意思?
每股收益的意思是指上市公司税后利润/总股本(即股票的总数)=每股收益(每股利润) 每股收益能透露出企业经营的状况。
总股本,包括新股发行前的股份和新发行的股份的数量的总和。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总股本 capitalization。亦作:资本总额。公司资产的总价值,包括股本金、长期债务及经营盈余所形成的资产。总股本大的话,而且流通股本大的话,庄家不易控盘,该股不易成为黑马.相反,总股本小,而且流通股本相对来说占有较小的比例,那么庄家很容易吸筹建仓,能快速拉升股价,成为黑马的机率较大.如果没庄家的介入,股本大的价格波动相对股本小的价格波动要小一些.
不同的每股收益都是什么意思?各有什么不同?
摊薄每股收益:指净利润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后得到的每股收益,非经常性损益是指那些不是由正常的经营活动而获得的收入,比如公司卖掉了一块地皮而取得的收入,就是非经常性收益,因为,你不可能经常有地皮可卖,是吧,除非是专门搞地皮买卖的公司,又比如政府给的补贴,也是一种收入,但政府不可能经常给补贴,所以,在计算每股收益时,需要将这些不是由企业实际经营获得的收入加以扣除,才能反映出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摊薄每股收益(扣除):意思跟摊薄每股收益一样,只不过,用括号注明后,表示强调已经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了扣除,如果没有加括号的“摊薄每股收益扣除”,那意思又不一样,则表示的内容是指扣除的那部分收入,比如卖地皮的那部分收入,比如政府补贴的那部分收入。每股收益(加权):通常叫做加权每股收益,意思是指对每股收益进行了加权处理,也表示一种强调,加权每股收益与基本每股收益的区别是对新增加的股份进行了时间因素的加权计算,这主要是针对有新增股份的情形而言的,没有增发新股的,不需要进行加权处理。之所以进行加权处理,是为了更好的反映该企业对使用资金的盈利能力,因为,既然有新增发的新股,那么,获得增发部分的资金就应该是年中的某一个时间,那么,对于部分资金的使用时间就不可能是全年,比如一企业9月份增发了100万股股票,那么,企业在获得这100万股票的资金的使用时间实际上就只有三个月,而并不是全年都得到了使用,那么,在计算全年的每股收益时,就有必要对这个使用时间的因素加以区别对待,于是引入“不同的时间权重”,这就是加权每股收益。比如,一企业原来有股份100万股,7月1日又新增发行了100万股,总股份是200万股,如果该企业当年的总收益(税后)是400万元,那么,基本每股收益就是:400/200=2元/股,而加权每股收益就是:400/(100+100*0.5)=2.7元/股,因为,新增的100万股资金只使用了半年,这样的话,加权每股收益就更能反映到该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了。加权每股收益(扣除):这个词本身的提法存在问题,因为,这里还扣除什么?扣除新增发的新股资金而取得的那部分盈利?如果是这个意思,那需要企业对原股本部分资产与新股本部分资产的盈利进行分别核算,才行,否则,这个扣除难以办到,比如上面举例中获得的400万收益,其中有250万是原100万股而取得的收益,而另150万是由后面新增发的100万股取得的,因而,这里扣除的部分就是150万的收益,如果将原股本与新股本的每股收益进行分开计算,那么,情况就是这样的,原100万股每股收益:250/100=2.5元/股,新增100万股每股收益:(150*2)/100=3元/股(注:年收益应该为半年收益的两倍,所以,在计算这100万股的年收益时需要乘2),然后再简单平均:(2.5+3)/2=2.75元/股,然而,这样计算在实质上与前面的计算是一样的,或许在表达上可以有所区别,比如前面一种情况可以表述为该公司全年实际使用的资本金是150万股,而后一种情况可以表述为该公司实际使用的资本金是300万股,但却只使用了半年。这怎么说起来有些别扭?半年后不使用了吗?或者,后一种计算更考虑新增100万的盈利能力权重,但这样的做法实际是没什么意义的,而且,我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去这样计算。当然,如果在一些行情软件或者年报里面有这样的提法,那实际上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前面一种摊薄每股收益对非经常性收益进行扣除的性质,而在计算方法上面同时进行了加权,仅此而矣,而不会有单独的对“加权每股收益”的“扣除”。也就是说,加权每股收益(扣除)与加权每股收益,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如果这种情况存在的话。基本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总收益/总股本,其中,总收益为税后利润,如果存在优先股的话,需要将优先股股利先行扣除再计算总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指在计算每股收益时需要考虑上市公司除了发行A股股票之外还存在的其他可以转换为普通股的情况,需要将这部分潜在性的普通股纳入计算每股收益,比如工商银行除了在A股上市以外,还在港股上市,因而,如果按工商银行总收益除以工商银行A股的总本而得到的每股收益,实际上是不准确的,还必须将在香港上市的那部分股份按一定的价格转换成A股普通股,再进行加总计算总股本,这样得出来的每股收益才能实际反映工商银行的盈利情况,再比如四川长虹除了发行股票之外,还发行了一些权证,因此,在计算每股收益之时,就需要考虑有可能行权的权证对总收益的影响,也需要将可能行权部分的权证按一定的价格折算成普通股再计算总股本和每股收益,这样才能更客观地反映四川长虹的真实盈利水平,通过这样全面计算总股本以及总收益(因为总收益在转换普通股成为真实时可能会产生一些费用)之后而得到的每股收益,即为稀释每股收益,因此,稀释每股收益,比每股收益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从总的关系来看,不管是摊薄、还是加权,亦或是稀释,都是在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础之上,考虑到总收益或者总股本的变化而通过不同的方式计算得到的,因而,基本每股收益是基础,但是,摊薄、加权、稀释每股收益则能更真实、更准确、更客观、更科学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在计算上的差别是,都通过对——基本每股收益=总收益/总股本——这一公式的分子或者分母的改变而得到,比如摊薄每股收益是改变分子的大小而得到,加权每股收益是改变分母而得到,稀释每股收益是既改变分母亦可能改变分子而得到。
股票当天的成交总股数和总手数 是怎么算出来的 成交总股数在那看请高手详细解答
你下一个行情软件,在K先状态下都能看见,右侧报价栏上就有总量和金额呀,总量就是总股数呀,一般以百股(手)为单位,金额就是成交金额,一般以万元为单位。在指数状态下,同理可以看到的
- 上一篇:盘前:市场震荡修复 机构看好美联储降息对A股影
- 下一篇:腿哥炒股(斧头哥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