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应聘者先交一篇读后感!公募开始“抢人大战”
近两年公募行业实现飞速发展,规模已超过27万亿元。站在27万亿元的新起点上,基金公司究竟需要哪些人才?对应聘者又有哪些要求?
近日,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南方基金、中欧基金等多家头部基金公司陆续发布校园招聘计划。部分头部公司招聘力度颇大,以公募管理规模超万亿的易方达基金为例,此次招聘岗位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投研类、营销类、金融科技类以及运营类。
和去年相比,投研类岗位变化不大,依然主要包括行业研究员、多资产研究员、宏观研究员、信用研究员、策略研究员、量化研究员、指数研究员、FOF研究员、ESG研究员、股权投资研究员等。
在沪上一位基金研究员看来,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着力提高投资者获得感,头部基金公司越来越重视投资者的持有体验。
中欧基金则不断放出新的岗位。9月13日,新增招聘岗位包括机构销售、股票交易、理财规划等。9月15日,继续发布渠道销售等新岗位。
不同基金公司的人才需求也略有不同。以汇添富基金为例,从投研端需求来看,此次重点招聘固定收益助理分析师。同时,招聘产品经理助理、以及渠道理财经理助理。除此之外,公司风险管理部、合规稽核部、董事会办公室也有招人需求。
成立不久的基金公司也在积极招兵买马。以泉果基金为例,此次校园招聘岗位包括投资研究类、服务传播类、金融科技类、运营管理类、综合管理类。
例如,泉果基金表示,每位同学可同时投递两个岗位、流程相互独立,第一志愿流程结束后开启第二志愿流程。本次校园招聘均不设专业限制,鼓励所有专业方向的学生充分考虑个人职业兴趣后投递。
有意思的是,泉果基金此次校园招聘要求投资者搜索“泉果视点”公众号,完成并提交其中任意一篇的读后感。
“泉果基金期待大家带着多元的思维和视角来进行思想碰撞。所以我们欢迎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只要你品学兼优,追求卓越,无论是金融和理工科相关专业的,还是艺术、哲学、历史、文学等专业的,都可以‘对口’泉果。”。泉果基金董事长任莉此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无独有偶,南方基金也强调:“建议同学们充分考虑个人兴趣、过往经历和岗位要求,再决定投递志愿。”
基金公司对人才有哪些要求?多家基金公司的想法较为一致,颇为看重应聘者是否好学、有自驱力、诚信等。“我们期待与这样的你一起同行:专业、好学、有自驱力、有韧性、诚信、愿意共享等。”南方基金表示。
在中欧基金总经理刘建平看来,选人实际上是一个概率问题,在明确的导向下,通过长期经验积累,建立一套有效的方法,选出优秀人才的概率会提高。他透露,中欧基金选人的基本导向是:真实、好学、有追求。
如何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好苗子”?刘建平表示,第一,从名校选拔的优秀毕业生未来成功的概率会大一些。因为这些学生已经通过了层层选拔,未来在激烈竞争的投研领域,更有可能成为优秀的研究员。
第二,倾向于选拔复合型人才,例如有理工科背景和金融背景的学生,他们在专业领域的知识积累更有助于其成为行业研究专家。
“我们特别重视个人的基本素质、未来潜力和价值观导向。希望这些学生热爱研究工作,对工作有激情。”?刘建平说。
针对应届毕业生,不少基金公司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计划。例如,中欧基金将研究团队培养模式称之为“春笋计划”,即毕业生进入中欧基金后,首先学习如何深度研究一家公司,然后进入“老师傅带徒弟”阶段,出师后研究员进入第三阶段,每天与基金经理交流,通过互动分享来更加快速地成长。今年鹏扬基金也组织了首届“鲲鹏投资人才发展计划”,选拔优秀毕业生作为权益团队的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