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业界

屈庆:股市上涨来自基本面好转 20降准可期

时间:2022-09-26 04:07

  本期嘉宾介绍:屈庆,江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联席副总裁。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毕业,曾任华创证券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资产管理部董事总经理、申银万国研究所债券部总监等职务。债市的表现?未来海外市场又可能存在哪些风险?对此,邀请了江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屈庆先生做客《财富观察》栏目,跟大家分享精彩观点。

  屈庆在接受时表示,随着更多的刺激政策出来,我们的股票市场的波动,我们债券市场的波动,包括房子的波动都来自于我们对宏观经济的这样一个把握和预期,大家可以看到去年我们的宏观经济相对不太好,显得比较低迷,在这种低迷的情况下我们看到股票市场还是有很大幅度的下降,到了今年虽然说宏观经济预期还是不大好,为什么我们看到了股票市场出现急剧的反弹?我们可能就要说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市场的预期。

  宏观经济它有两个状态,一个是我们现实的宏观经济状态,大家知道我们经济好不好,我们自身有感觉,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居民都会有非常明显的体验,这是当前现实的情况。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对未来的预期,实际上我们的金融市场、金融资产更多反映的是我们对未来的预期,比如说我们看去年,去年伴随着经济往下走,确实我们整个资产价格,股票资产除了一季度有一定的表现之外,其实时间表现相对比较低迷,那么实际上我理解它还是充分地反应了一种预期,相对于宏观经济的下滑速度,它跌得更快,那么今年虽然大家还是对宏观经济偏悲观,我理解的叫内忧外患。

  从外部因素来说,我们看到了全球经济在过去几年快速增长之后,也面临一个慢慢往下走的这样一个压力,那么我们可能有些其他原因影响到我们的外需的继续扩张,大家会担心,这是从外部来说。从内部来说我们看到了确实这么多年一个是金融监管在强化,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企业它的负债率压力非常大,那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国内经济也出现了一定经济增速放缓的迹象,再加上我们政府也在积极的调控,比如说你的杠杆太高,我要限制你的杠杆,比如说我们地方政府的压力过大,我要限制你的债务的风险等等,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了我们看到宏观经济增速在不断地回落,下行。甚至我们很多人已经在过去一段时间对经济显得更加的悲观。

  那么为什么现在股票涨?我觉得核心问题是,确实从去年的三季度之后,政府也推出了众多的刺激经济的政策,比如说基建的不断地刺激、比如说货币政策的放松、再加上很多行业的政策放松,包括减税,实际上这都是政府做逆周期调控很重要的一些抓手,那么在这些抓手上面,我们看到宏观经济,虽然说相对我们的期待来说还是在慢慢地往下走,但是整个预期在发生变化。我记得我们也做过一些统计,大概在去年年末的时候,很多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的预判是说会往下走,后半年会逐渐的企稳。那么伴随着这些政策的刺激出来,我们看到很多人发现或者说预期经济企稳的时间会更加的提前,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一个好的现象。包括我们也看到我们的外需经过了一些事件冲击之后,开始也慢慢地在消化这种负面的东西,所以我感觉大家认为现实的情况还是偏悲观,但是对于未来的预期开始改善,我觉得这是我们看到非常好的一个迹象。那么既然你的预期在企稳,那当然我们的股票和债券就会相应地对这种预期要做出一些金融市场的反应。所以我们觉得,我们也经常开玩笑说做股票和做债券的人,还是相对比较聪明,能够提前应宏观经济的变化做出仓位的变化,所以这个我觉得可能是一个现实、预期和我们金融市场相互联动的一种状态。

  而且我们也不能忘记另外一个问题,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实际上是宏观经济决定金融市场,这没有错,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金融市场的波动反过来也会刺激或者说对宏观经济产生一些压力。比如说如果股市比较低迷,股市没有财富效应,就会引发老百姓的财富效应的减弱,那么怎么办?老百姓可能就没有消费的意愿。但反过来说如果股市开始起稳,甚至出现了一定的反弹,那财富效应就会引发更多的资金流入,形成一种正向的循环,当老百姓财富效应在增长的时候,他可能也会增加对消费的需求。比如最简单的,如果我们股票赚了钱,那可能我的消费意愿就会增强,甚至我可能做一些其他市场的消费和,这都是一些可能的正向影响,所以我感觉今年以来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的联动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做一个总结,一定是我们的宏观经济的预期没有以前那么悲观,推动了股票市场的反弹,而股票市场的反弹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我们对宏观经济相对不太悲观的预期的变化。主要是这几点。

  主持人:我们说到宏观经济还要关心一个,就是货币政策,以前的时候大家关注货币政策,其实关心的是房子,这是老百姓的视角。那我们回到屈老师的视角这,您是怎么看待货币政策的?

  屈庆:是这样的,我们理解货币政策其实也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很重要的一个工具,而且中国的货币政策更多的是逆周期调控,当经济比较好,朝着过热方向走的时候,那货币政策要收紧。为什么?因为当你的经济在不断地朝着过热走的时候,他一定会出现通货膨胀压力,那么我们的通货膨胀的稳定是我们货币政策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和方向。那么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央行一定会加息,收流动性。但是如果当我们的宏观经济处于相对不太好,往下降的这种周期里面的话,那我觉得货币政策一定是对冲和放松,比如说去年的降准,投放了很多的流动性。

  今年可能还会有降准的预期。包括我们看到的信贷的扩张,实际上现在的信贷扩张它跟我们的货币政策也是相关的,因为大量的释放准备金给了银行相对多的资金之后,那银行就会通过信贷的扩张最终给实体注入一些流动性,所以我觉得货币政策应该还是一个对冲的逆周期的调控。那么结合宏观经济的回落,、的上半年,伴随着的货币政策不断放松,注入流动性,我们看到货币基金收益从最初的5点多,现在已经降到了2点多,所以大家会感觉到,是可以从这个工具来感觉货币政策的变化的,它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工具。

  主持人:我们也一直在听关于降息的呼声,那么说现在有些资金成本确实是降下来了,但是和调息、降息还不是一条思维上,所以说我们回到降息的路子上,这个视角上,屈老师给大家解读一下您是怎么看的?

  屈庆:好的,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在中国现在我们叫利率双轨制。我们有很多政策监管的利率,比如说我们的公开市场利率,比如说我们整个的存款、贷款的基准利率,那么跟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可能是我的存款贷款利率,因为我存款利率是基准利率,我要贷款,贷款的基准利率包括浮动区间这可能是老百姓能感知的。所以在中国目前的状态下,我觉得存款和贷款利率可能动的空间比较小,因为我们现在的存款和贷款利率,实际上在利率下滑的这个背景里,它其实有点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