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A股近3000亿市值解禁大潮:约三成来自首发原始股
相比于A股10月2829亿的解禁市值,接下来的11月更甚——数据统计显示,有2992亿市值股权将在月内陆续解禁。
与此前解禁股份类型大多来自定增不同,11月的164家待解禁上市公司中,有44家解禁股份类型属于首发原始股东,与定增类基本持平;且在首发原始股东中,来自机构方面特别是创投机构的占比,明显比10月密集。
这意味着,进入11月,具备充足获利空间的创投持股机构或成为减持主力。有分析表示,当前A股IPO进程加快下的标的稀缺效应式微,对于部分身陷标的市值破发且自身流动性堪忧的机构而言,亏损减持已抽身或是大概率事件。创投引领近3000亿解禁大潮
本周内,受解禁压力的影响,相关个股纷纷挂出跌停,有解禁压力大的个股曾在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连续跌停。
铭睿博通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经理郭厚利对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0月,A股上市公司中有147家面临股东解禁。其中,由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为主导的共计59家,该解禁股份类型占比最高,为40%。而在接下来的11月,在所有164家解禁公司中,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为主导占比已回退至30%。
限售解禁阶段统计数据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占比较小的首发原始股东限售股份类型,在11月直逼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类型。不仅如此,在首发原始股东中,来自机构方面特别是创投机构的占比明显比10月份更为密集。
相比于10月份首发原始股东中多数为个人者,在11月的相关公司解禁股东明细中
如迈为股份最新解禁日期统计为内不出售股份。然而,对于一家机构而言,叠加上市前的周期和解禁期限,动辄五年以上的等待却颗粒无收显然难以接受。特别在当下的股权中,不少机构的收益率其实并不理想,回报数不达1倍的大有人在。
在此之前,
然而,这背后体现出的依然是A股IPO进程加快下的标的稀缺效应式微。对于已经遭遇破发却依然在二级市场上寻求退出以获取回报的人来说,环境欠佳极有可能促使他们提早抽身。
事实上,由于此前追风口式的“烧钱”,机构的钱大多是赢得喝彩输了未来。泡沫褪去后,时下的募资困境已经迫使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回笼资金。对此,有界人士表示,可以让渡部分“稀缺性溢价”为可能的破发做兜底,但他表示,此做法目前尚在科创板的超额配售选择权的配合下才可实现,目前在A股其他领域内,如果标的市值亏损严重,自身机构又身陷流动性制约,极易催生此类创投股东的亏损减持动机。
- 上一篇:贷款额度高的有哪些?
- 下一篇:年内唯一仍亏商品ETF跳空走强,场内份额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