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横向扩底凹洞低位底部量完成
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33.66点,涨幅1.30%,收盘2618.23点,如此涨势让市场看到A股雄起的气势,也显示政策积极做多带给市场的信心,唯一美中不足在于成交金额减缩降低,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沪市成交额1115亿元,深市成交额1502亿元,两市合计才2617亿元,明显缩量。到底是缩量上涨形成“量价背离”呢?还是因为有效锁定筹码后形成“量稳价涨”呢?如何解读?以下分析之。
量价解读领先市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市场都认成交量的解读很重要,但却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可以作为基准解读的成交量模式。翻开有关成交量解读几乎都是“随意说说”居多,更多是“看图说故事”。是因为看到已经明确量潮演变结果后才加以解释量潮的演变因素,并非在未发生之前事先推导论述分析判断说明。是先有结果,后有说明,并非讲在前面,论证在后,这是成交量解读中最大的弊端。
量潮的增减状况很多,无法一一列举,先针对近期的状况推导论述,最关键是要用在尚未发生的量潮演变解读。
《麦氏理论》认为:在量潮压缩到低位量周期后确认“见底量”,通常会出现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横向扩底凹洞低位量”一段周期,一般不少于8月3日到9月17日共计32天,然后开始明显增量,构成第二个阶段的均量线圈”然后再到“第四个圈”的确认,时间落在11月1日。
此时构成持续的稳定增量则多方的涨势将就此确认,对比均线的趋势结构也必须同步出现“第四个圈”,结果只有均量线“第四个圈”确认,均线未构成“第四个圈”。正是“均量线及均线”不完整、不协调、不合理的“三不关系”,才导致8月3日到前缩量上涨的特征是情有可原,也是情理之中,尤其从8月3日累积换手率达到50%后构成的反击拔高涨势在前第1前收盘共计123个交易日累积换手率达到51.783%。至此确认多方筹码沉淀与锁定的完成,这个特征也意谓“并不需要放大量才可以上涨”。
本栏在前面周期一再谈到从6月1月17日,这也是为何本栏一再告诉大家确认筹码有效锁定与转折的开始,也是为何1月18日这一天会开始拉高的原因。到年前共计运行156个交易日,换手率达到67.072%,时间周期相对比横向的形态比较,还有24个交易日累积横向达到180天,是60天周期的3次循环,预告多方将有能力从谷底翻身,未来演变越来越有利于多方。
此时,形态中的主要压力将会一一突破及改变,第一道突破改变点位在11月9月28日的2821点,第三个目标在7月24日的2905点。这是《麦氏理论》“攻防K线”解读的点位关系,只有压力与支撑,并非某种理论公式计算或整数概念关系,这才是最合理最俱有科学数据概念应用的解读模式。
本栏要再次说明:多方已经完全掌握成交手数筹码的有效沉淀与锁定洗盘,在价格低位周期成本低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收效很好,可以是“放量上涨”也可以是“补量而涨”,当然也可以“稳定量而涨”,有时候也会因为时节因素形成“缩量上涨”。这些都是典型涨势的启动特征,以此论证及解读A股市场即将构成“低位底部周期”的垫高,走出下跌谷底周期的低迷,开始进入另一段上涨的回升与启动,请大家务必把握难得的大好机会。
- 上一篇:池热度上升
- 下一篇:挑战接踵而至,地震灾情之下,四川辖区券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