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稳”字诀中即将有大“变”
上周五个交易日的重心下移,一度将本周推向悬崖边缘。在一场输不起的战役中,本周周一止跌,随后三连涨。略有遗憾的是,周四阳线的力度还是小了一些,周五不但未能一鼓作气突破反而再现大跳水,全周高点未能跃过上周的2666点。但是,相对于不确定性风险充斥着的大环境,这样的走势已经足够强大了,它为后市的走好保留了一定的希望。
本周的周线是一根小阳星线月末的小阳星周线对应,构成了抵抗性止跌,进一步夯实了底部。从10月初3587点见顶下行后一周,即2月份的第2周大盘砸出9.6%的周巨阴线周的阴阳交替周线%的大阴周线点的前低点,这才开启了今年的绵绵下跌。在今年10月中下旬见底2449点后,11月中下旬两周放量向上冲击形成试盘,这个试盘的技术点,即行将结束之时,这两句话已有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复杂的局面有所厘清、发展与稳定的任务更加坚定。随着全年贸易摩擦局势的不断升级,以至聚焦到龙头企业、企业家层面,今年以来的系列不确定性事件逐步水落石出,底牌也逐步呈现在世人面前,所有的一切注定不能逃避,只能直面与积极应对。而对于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更坚定了国内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决心,从而可以心无旁骛地抓经济抓发展强内功,于是,的机会就在不确定性中有了更多的确定性。
从整体趋势看,我们知道股市是还没有走出熊市的,当前仅是“稳”字格调下的筑底回暖期。下周大概率的周线周均线周均线,才可以称之为牛市的到来。但是,在这个回暖期里,交易型的机会是有的,它从一个大的周期层面说,可以称之为“建仓期”,即为未来三年捞上第一批筹码,享受下一轮经济周期带来的红利收益。
本周涌现出的一大机会即大基建。这与经济周期其实是相符的。在传统看来,大基建可能与“放水”刺激有关。而我认为这次与“放水”关系不大。因为未来一段时间内,通过货币政策放水的可能性不大。20的政策,将会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会更积极。我想,在提振市场信心与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上,可能会更加充分地运用财政政策的力度。一旦在就业、金融、外贸、外资、与预期等六个维度实现了“六个稳”,那么,这时候的大基建就会成为推进新一轮经济周期向好的重要手段。
当然,在处于乍暖还寒的当前,市场的机会仍只是体现在超跌。此前的包括重组、低价、创投、自贸、科技等的相继活跃又相继沉沦,都是在超跌后形成的一波机会。从中级周期看,我们会发现那是一波底部放量,标准地形成了首次吸纳筹码“抄底”的形态,尽管随后这些板块与个股回落,但在以后市场走牛时,沉寂了底部筹码的它们将会走得更远。近几周,又先后有传媒、环保板块与个股走出底部,这也构成了超跌后反转的雏形。近期,哪里有洼地,哪里就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