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专家:警惕商誉减值带来的爆雷
信息时报讯据IPO日报统计,全年A股市场已计提了1668.05亿元的商誉减值,但上市公司还存在着巨大的商誉。数据显示,截至最新披露,共有2154家A股上市公司存在商誉,商誉合计数值约13850亿元,而年底是13076亿元,同比增加6%。
其中,中国石油的商誉最高,为422.73亿元,主要与、及分别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英力士炼油有限公司及中石油管道联合有限公司有关。从行业分布来看,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传媒、医药生物和计算机等三个行业的商誉值均在1000亿元以上,这三个行业也是过去几年并购重组大量发生的三个行业。
“商誉减值的问题主要是在并购重组的时候会发生,如果并购的企业经营或者估值水平出现了大幅下降,可能会出现大幅商誉减值。”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
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阳也向信息时报
对于商誉减值的风险,杨德龙建议,者要认真地去甄别,特别是对一些可能会发生大幅商誉减值的中小创公司,要保持一定的警惕。“当然,商誉减值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已经反映在过去三年创业板大跌的价格之中,计提商誉减值会对股价造成多大冲击,还要看之前股价的下跌包含了多少预期。”
徐阳认为,首先要对上市公司进行不包含商誉在内的资产组以及资产组合进行减值的测试,之后再对包含了商誉在内的资产区以及资产组组合再进行一次减值的测试。“这样两者之间就可以做一个比较,如果经过测试的资产组以及资产组组合的可回收金额低于上市公司的账面价值的话,就是商誉减值了。因此,判断这个商誉减值的关键之处就是确认上市公司相关的资产组以及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
广发证券策略戴康团队预计,报各板块商誉仍需进一步消化,但压力与风险小于。“潜在的商誉减值风险对板块整体影响有限,并不改变市场主导逻辑,但在短期风险上建议适当规避具有较大减值风险的个股。”
20商誉减值前十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