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大A硬核!沪指周跌幅不足5%!独立行情能否延续
股市熔断、禁止做空、投放流动性......面对汹涌的市场情绪,本周各国纷纷加大对资本市场支持力度,然而效果并不明显。
反观A股,得益于国内疫情逐步控制以及基本面的支撑,本周走出相对独立行情。
数据显示,截至周五收盘,上证综指报2887.43点,跌1.23%失守2900点关口;深证成指报10831.13点,跌1.00%;创业板指报2030.58点,跌0.75%,点关口失而复得。
全周来看,A股三大股指周跌幅明显弱于海外股市,表现最好的沪指跌幅不足5%,韧性十足。
在业内人士看来,A股未来仍有望走出独立行情。从板块及行业看,主板表现有望强于创业板,医疗、消费及已经调整完毕且有业绩的科技龙头公司是未来结构行情主力。
独立行情再现
从周初的国际原油市场突发“黑天鹅”,到周中海外疫情扩散引发海外股市巨震,本周重磅利空接踵而至,全球资本市场恐慌情绪飙升。但就A股而言,尽管亦受牵连,但仍走出相对独立的市场行情,令者瞩目。
数据显示,周一三大股指受海外悲观情绪冲击下跌逾3%,但跌幅明显弱于欧美主流股指;周二三大股指齐齐拉涨;周三、周四A股震荡下行;周五三大股指全面低开,但盘中持续拉涨,跌幅明显收窄。全周来看,上证综指累计下跌4.85%,深证成指累计下跌6.49%,创业板指累计下跌7.40%。
相比之下,美股三大股指周内跌幅均逾16%。截至北京时间15:00,英国富时100指数周内跌近内表现最好的板块,累计上涨23%;休闲服务是全周两大上涨的板块之一,但涨幅仅有0.36%;纺织服装全周下跌10.28%领跌全场,有色金属、化工、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等板块表现较差。
中国资产表现或更佳
全球资本市场风声鹤唳,为何A股能相对独立?
在业内人士看来,除却强有力的政策呵护外,国内疫情的持续向好是对冲市场不安因素的重要原因,而疫情恰好也是海外股市本周巨震的重要导火索之一。
据新华社消息,截至3月12日24时,31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确诊病例1352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4111例,累计死亡病例317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813例,现有疑似病例147例。
从复工复产情况来看,3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表示,全国除湖北外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超过95%,企业人员平均复岗率约为80%;中小企业开工率已达到60%左右。
会上,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杨丽平还介绍,近期银保监会及时研究落实金融支持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有关重点工作,具体包括:强化产业链核心企业支持力度、优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强全球产业链协同发展以及运用金融科技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
在华泰证券看来,随着疫情扩散,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大,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对比各国目前政策空间,欧、日政策空间受限,依靠自身调节可能无法完全对冲需求下滑;美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有一定空间,实体经济稳健性较强,但需要警惕金融系统的潜在脆弱性;中国政策空间和弹性相对充足,但是要把握好逆周期调控的力度和节奏。
基于此,华泰证券认为,在此全球风险加大的情况下,中国资产难以独善其身,但具备一定的避险属性,波动更可控,相对表现可能更佳。
A股仍是最佳“避风港”
自海外疫情持续发酵以来,A股凭借其相对独立行情成为不少海内外者眼中的“避风港”。展望后市,A股还会演绎出怎样的行情,又有哪些板块更值得配置?
万联证券认为,全球股市暴跌并引发多国熔断,核心是尽快控制疫情扩散。从疫情控制上看,我国已经做出有效动作。对于A股市场,短期情绪冲击不可避免,外资也可能继续卖出,但是基于广阔的人口和强大的组织管理能力,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比国外仍有较大的空间。
万联证券总体上仍然看好目前低估值业绩增长确定的龙头企业,以及处在产业周期大发展的科技行业。另外,此次疫情危机和石油危机,显示世界经济发展动荡性增强,我国国产替代产业会加速发展。
在国泰君安首席市场分析师林隆鹏看来,鉴于疫情对国内的影响已经远小于对国外的影响、A股蓝筹股的估值显着较低以及本轮慢牛的逻辑并不受疫情影响而弱化,A股仍有望走出独立行情,进入宽幅区间震荡。未来两个月,结构行情仍可期盼,主板有望强于创业板,绩优股相对收益超过成长科技股。
从板块来看,房地产、基建相关板块大概率至少还有一轮上涨,后继涨幅取决于财政政策积极和货币政策放松的力度;医疗、消费及已经调整完毕且有业绩的科技龙头公司是未来结构行情主力;疫情冲击影响较大未来疫情好转预期有望迅速恢复的行业龙头当下即可能是中长期大底。
- 上一篇:丰田汽车将把售予零部件供应商的钢铁材料价格
- 下一篇:农业银行私人银行绿钻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