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业界

宏力达业绩持续上涨背后:产品快速迭代,市场

时间:2022-09-10 07:48

  近日,宏力达发布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5.93亿元,同比增长25.19%;净利润为2.10亿元,同比增长0.06%;扣非净利润为1.85亿元,同比上升13.52%。

  在疫情影响下,宏力达的这样一份半年度成绩单,实属难得。事实上,公司业绩持续增长,与其核心产品快速迭代升级有关。而在公司产品快速迭代背后,则是其研发实力的持续提升。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配电网智能化建设的不断提升及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公司未来业绩或实现更快的增长。

  宏力达业绩稳步增长,下半年业绩或更加亮眼

  宏力达成立于2011年,公司主要从事配电网智能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电力应用软件研发及实施等信息化服务,同时公司亦提供IoT通信模块、系统集成等产品和服务。2020年10公司,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近年来,宏力达业绩持续增长。2019年公司营收为7.05亿元,到2021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11.32亿元,两年时间,营收涨幅达60.55%;同期,净利润也由2019年的2.39亿元,上涨到2021年的4.13亿元,增长73.05%。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在持续增强。以销售净利率为例,2019年,公司销售净利率为33.84%;2021年时,这一数字已上升到36.47%。而在销售毛利率方面,受到成本上涨的压力,公司销售毛利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51.94%,与2021全年基本持平。随着下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公司下半年销售毛利率有望提升,盈利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此外,宏力达作为电网体系企业,其产品容易受到电网项目招投标进度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尤其是华东疫情的影响下,电网项目招标进度放缓,随着下半年电网智能化配电项目的提速,公司今年下半年业绩表现将更加亮眼。

  宏力达业绩的持续上涨,与公司核心产品快速更新升级有关。2015年底,公司成功研发出第一代智能柱上开关产品,2016年,第一代“一二次融合”智能柱上开关产品即投入市场。到2019年时,公司已完成五代“一二次全融合”智能柱上开关的迭代升级,短短四年时间,公司“一二次融合”融合智能柱上开关就迭代了五代产品,目前,该产品已累计投运近3万套。

  持续强化研发投入,产品不断升级完善

  宏力达产品快速迭代背后,是其持续强化研发投入,不断增强研发实力。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2247.38万元,近三年来,研发费用合计达1.34亿元。

  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宏力达培养出了一支专业、稳定的研发技术团队,拥有完全自主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此外,公司还与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联合实验室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提升公司整体研发实力。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共取得发明专利12个,实用新型专利102个,外观专利18个,软件著作权89个。

  目前,公司在接地及短路故障研判技术、智能型就地馈线自动化技术、小电流接地故障特征放大技术、一二次融合技术、电压传感器技术、电流传感器技术、高压电容取电技术、超低功耗技术、快速分闸技术、自适应控制的接地研判技术、联动控制技术、5G通信技术应用、北斗通信技术应用、量子加密技术应用、电力专网通信、自动测试技术、以及一次开关设备核心技术及智能化等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

  今年上半年,公司针对国网新发布的技术规范对一二次深度融合开关产品进行升级,产品设计采用深度融合技术,具有核心元件全固封,机构、箱体全密封,高于国网新技术规范要求的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的特点,已经完成样品内部验证。

  此外,公司还对线路运行状态智能分析装置持续升级和完善,使高精度交流传感器与智能分析终端配合升级,显著提升配电网电缆线路接地故障研判和线损数据采集能力;目前,已取得相关检测报告。公司还持续升级和完善基于北斗通信技术的一二次深度融合智能柱上开关,实现产品在恶劣通信环境下的适用性和安全性,满足更高级的馈线自动化的应用要求。基于5G通信的智能柱上开关:利用业界卓越的5G技术,实现快速和安全可控的配电网故障研判和处置,提升智能柱上开关的高速度和安全性。

  配电网智能化建设不断提速,“一二次融合”需求持续增加

  长期以来,中国电力投资存在“重电源、轻电网,重输电、轻配网”的情况,导致配网的建设水平和自动化水平不足。面对新能源装机量的持续爆发,能够满足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等多元化负荷发展需求的智能电网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近年来虽然电网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是配电网投资依然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据中电联统计,2019年全国完成配电网投资3073.85亿元,同比增长1.68%,全国配电网投资由2011年1660.80亿元提升至2019年3073.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00%,占电网投资比重由45.05%提升至63.30%,其中2019年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

  不过,配电网作为电网与客户之间的最后一段传输通道,具有点多、面广、网络结构复杂、网架变化快、故障多发、直接影响客户满意度等特点,一直以来都是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痛点与难点。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行业可靠性年度发展报告2021》,2020年全国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11.87小时/户,其中农村地区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14.51小时/户,农村地区用户平均停电频率为3.25次/户,除预安排停电外,因线路故障停电时间占比接近一半,故障停电以配网故障为主,占比为43.58%,其余为主网故障、低压设备故障及其他,配电网络故障中自然因素、外力破坏原因占主导。配电网故障频发,严重影响了供电可靠性。

  而“一二次融合”设备较好地匹配了配电网当前实际运行需求,已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技术路线。根据中能电科院对历次国家电网配电网协议库存招标统计,近年来在柱上断路器中一二次融合/成套比例快速升高,2018年第一次招标到2020年第三次招标,一二次融合/成套断路器的比例由38.93%提升至91.22%。

  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技术门槛较高,需要较高的研发能力与投入,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公司具有生产能力,配电网设备“一二次融合”趋势有利于市场份额向龙头集中。

  2020年10月,公司IPO时,共募集资金22.06亿元。拟投入5.55亿元用于上海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和总部大楼建设项目,生产基地达产后预计将新增产能配电网智能柱上开关1.3万套、一二次融合环网柜0.5万套;拟投入3.41亿元用于泉州生产基地。公司扩张产能有利于把握电网智能化时代,进一步提升公司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在配电网智能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宏力达通过持续强化研发投入,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红利效应将进一步凸显,公司在为中国智能电网做贡献的同时,其自身也必将实现更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