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牛股的“凹”字造型 究竟是
这其实不算什么秘密,很多人都知道,一只大牛股的诞生之路,往往离不开主力的关照和运作。而主力对一只股票的运作过程,往往又分为建仓入驻、洗筹、吸筹、拉升、出货几个主要阶段,在建仓、洗筹和吸筹三个阶段,对应的正是题中所提的“凹”字,比如下图所示的大概模型。这三个阶段,正是主力要吃饱喝足,然后”才有劲“干活拉升,当股价突破“凹”字上沿线,就是主力开启拉升的信号。只不过,道理是如此,实际能完美跟踪这个流程,吃到这个大波段利润的者是寥寥无几的。很多散户者都会在建仓、洗筹和吸筹三个阶段中缴械投降、交出筹码,懂一些技术分析的者也会选择规避离场,因为实际操作中并没有理论那么简单,不光是过程熬人,并且“凹”字中陷下去一段往往是属于破位下行,让散户者、主打技术分析的一些者很恐慌的一段。这个过程,不光要看出该股有主力资金运作的轨迹并且明确是在造“凹”字而并非打一枪就跑的游资,要懂技术分析,还要心态够宽,这钱没有“凹”字理论看上去那么容易赚。其实,分析这样的大牛股没有太大的意义。A股历史上的大牛股都有一个“凹”字。不仅仅是大牛股有这个字,很多不好的股票也会有这个字出现啊。只不过事后走出来了,就成了大牛股。而没有走出来的,就成了大熊股。有些基本面明明很好的,各种技术形态也具备了,但是在下跌过程中,照样会出现大幅回撤的动作。身在当时的环境,没有事后的走势,基本上是很难区分这只个股到底是不是大牛股。只不过在事后看上去就分析出来当时怎么样,怎么样。不止这只大牛股有这种形态,其他很多个股也有这样的形态,具备了这样的形态的不一定会大涨。个股会走牛,与业绩,与消息,与资金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主力资金不进场拉抬,再怎么好看的技术形态也于事无补。有些个股确实需要消息刺激啊。比如之前走牛的一带一路,再比如走牛的神创板。所以,我觉得不要觉得有什么玄机。这些都是事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