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业界

金融股回暖 预增股成“香饽饽” 高景气板块成牛

时间:2022-09-04 18:25

  周四大盘继续震荡下行,沪市表现强于深市,主要是受到银行、煤炭等权重股走强支撑。深市受到创业板走弱拖累整体跌幅较大。业内认为,大盘在国庆节开盘后快速冲高,但由于后续资金无法持续跟进,短线已现缩量调整之势,者在热点分化之时,可重点跟踪景气度向好的行业,关注业绩预增股。

  金融股走强稳定大盘

  15日上证综指下跌0.26%,深证成指下跌0.48%,创业板指下跌0.95%。从盘面上看,题材概念15日全线回落,金融、煤炭开采概念逆市飘红。从板块指数来看,保险上涨1.18%,银行上涨1.05%,煤炭上涨1.04%。银行股中,杭州银行一度大涨超7%。截至收盘,杭州银行涨逾5%,平安银行、宁波银行上涨逾2%。券商股中,西部证券一度涨超6%,收盘上涨3.3%;保险股中,西水股份领涨,收盘上涨3.39%。今年以来,银行板块在整个市场中表现相对落后。但四季度之后走势有所改观。

  消息面上,一方面,9月新增信贷社融依旧强劲,三季度GDP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央行称应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支持。杠杆率的阶段性上升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支持。二季度中国GDP增长已经实现了正增长,官方预计三季度GDP增速会进一步提升,这也为未来更好保持合理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创造了条件。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认为,9月信贷需求旺盛,结构优化,四季度或将受控增长。当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已有“需求拉动”特征,增量信贷结构优化:一是中长期贷款增势迅猛,9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超万亿;二是住房按揭贷款投放稳定,供需两旺,未来有调控压力;三是消费需求恢复助力个人短贷持续向好,对公短贷压降挤出“虚增规模”。四是票据、非银贷款持续负增长。对于后续信贷投放,央行对金融机构狭义信贷额度管理力度仍将延续,旨在避免金融资源过度释放,为明年开门红做储备。

  9月份新增社融3.48万亿元,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同比多增9658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13.5%,再创年内新高。从社融结构看:一是表内外票据“一降一升”格局得到延续;二是地产政策收紧令非标融资再度低迷;三是政府债券净融资再超万亿规模。对于后续社融增速走势,预计10月份社融增速或为全年高点,但11-12月份社融增速有望出现回落,“宽信用”步伐边际收敛,但较是供给端剧变的元年,供给端质变撬动需求,爆款车型的出现将推动行业从导入期迈入成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