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锐叔论市 指数后续空间不大 但行情将不会“鸡肋
年底时段,资金趋于保守,资金面也处于相对不太充裕的时段,市场处于存量博弈状态,短期后市仍以震荡为主,预期上涨空间有限,维持本周先扬后抑的判断。
周一早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开盘之后,指数一度出现下探,沪指稍显强势,保持在平盘线上方震荡,深成指和创业板则表现颓势。此后三大指数震荡走高,沪指领涨,创业板指、深成指也相继翻红。午后,指数总体震荡盘整,沪指涨超1%,创业板指小幅跟涨。临近尾盘,指数持续拉升。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以涨1.11%、0.70%、0.21%报收。盘面上,个股涨多跌少,上涨个股数量占比超三分之二,涨停股50家,显示市场情绪偏暖,赚钱效应偏强。
周末利好加持,叠加市场情绪“周一效应”,昨天大盘中阳收涨也在情理之中。而且昨天早盘还有另外一个利好助攻:央行昨日开展8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操作,中标利率保持2.95%。对冲本月6000亿元的到期量后,实现净投放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操作。昨天早评中,锐叔曾提醒大家关注央行的MLF续作。因为,上周出现的信用债违约事件,引发市场产生可能再次出现大规模违约潮的担忧,也是上周大盘持续调整的原因之一。从信用债违约影响A股的链条来看,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信用风险向流动性风险的传导,资金寻求流动性可能会被动式抛售利率债和股票,中短期利率出现显着上升也不利于市场估值水平的提升”。央行MLF“如果投放多于到期,那么由于流动性问题导致前期被动卖出股票和利率债的现象将会有所缓解。如果没有明显超量续作MLF,则说明央行的态度较为强硬”。而在央行早间公告发出后,债市担忧情绪显着缓和,国债期货一片飘红。
不过,昨天大盘虽然涨得还不错,但锐叔认为大家对后续上涨空间,还是不要抱过高的预期。此前锐叔多次提及,目前的基本面背景就是“流动性边际收紧+经济复苏延续”的组合。前者,从10月金融数据新增社融和信贷环比大幅下降中,可以得出已经出现观点的结论,而且从预期来看,用之前央行行长易刚的表态就是:在今年抗疫的特殊时期,宏观杠杆率有所上升,明年GDP增速回升后,宏观杠杆率将会更稳一些。货币政策需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适当平滑宏观杠杆率波动,使之在长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轨道上。后者,则在昨天出炉的10月份宏观数据中继续得以体现:10月单月GDP增速比9月提高0.9个百分点至6.8%,不仅延续了强势复苏势头,而且在今年首次超过了去年6%的增速。在这一基本面组合下,指数难以有大的波动,未来大概率将继续呈现上下空间都有限的震荡格局。
此外,年底时段,机构操作趋于保守,资金面也处于相对不太充裕的时段,也是制约大盘上升空间的重要原因。事实上,近期市场的表现也反映当前资金回归存量博弈的状态。上周一两市成交额重返万亿之后,再也未能达到这一水平;最近主板和创业板跷跷板的行情,本身也反映当前市场资金难以推动整体行情。其实不光是机构操作趋于保守,昨天锐叔看到一个数据,就是券商月活人数,延续8、9月份的下滑趋势,前底时段,从指数层面上来讲,可能会显得比较“鸡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行情不会鸡肋,结构性机会还是比较多的,只要能把握住,仍可以收获不错的“红包”。总之,对于年底行情就一句老话:轻指数、重个股。至于如何把握,下面会进一步展开来讲。
板块和热点方面,昨天盘面上,化纤、白酒、有色金属、煤炭、钢铁等涨幅居前,半导体芯片、消费电子等则跌幅居前。
从昨天涨幅居前的行业板块来看,除了白酒之外,几乎全是传统周期性行业。加上之前表现较好的汽车、家电板块,大家可以发现,近期市场机会更多体现在锐叔两三个月来,一直在操作策略中推崇的“低估值+”这个大方向中。
市场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结构性行情呢?其中的逻辑正如锐叔在上周四的早评中分析的那样,在基本面背景进入“信用收缩+盈利扩张”阶段后,市场驱动逻辑从原来的“流动性驱动”转为“经济复苏驱动”:当在流动性十分充裕背景下,市场中涨得好的往往是高成长、高估值的品种。而流动性不再那么充裕后,这类品种的驱动力就大为减小,甚至还会出现杀估值的情况。而经济复苏背景下,即进入经济上升周期后,传统行业往往跟随经济周期而出现更明显的景气度回升,即意味着企业利润的增长。这个时候,成长股并不是说业绩就会下降,只是说之前相对于传统行业的比较优势就大大降低了。我们看到,上半年疫情期间,医药、科技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不少公司业绩保持高增长态势,三季报增增速也没下降多少。但上半年很多传统行业是负增长,三季报已经明显改善,比如汽车。而且随着未来经济复苏延续,还会继续得到改善。这个时候,成长股在业绩增长方面的比较优势就降低了,但其估值却大大高于传统行业,自然此消彼长。
虽然从中长期角度看,科技、消费、医药可能是更优质的赛道,但并不排除在某一个阶段,传统周期性行业表现更加优异。而随着经济复苏的持续,锐叔预计未来一个阶段,市场机会还会进一步在传统周期性行业中体现。而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一些前期机构抱团的科技白马股,如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昨天却逆势放量大跌,呈现机构抱团松动的迹象,可能意味着近期高估值成长股暂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另外,大家也不要小看了周期性品种的业绩弹性和股价弹性,有时不比成长股差,比如16-17年的10倍牛股方大特钢就是一个例子。所以,未来一段时期,操作是否成功的关键,恐怕不在于把握指数的波动,而是在于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拥抱“低估值+”主线则有更大可能取得跑赢市场的机会。
那么,如何去挖掘“低估值+”主线中的品种呢?总结国庆节后一些热点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热点启动背后的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景气度”,而观察“景气度”最简单的两个关键指标的就是产品销量和产品价格。比如:9月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7.3%,环比增长12.1%。环比增长12.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99.6%。10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底以来涨幅已近初涨逾80%,再看看相关个股合盛硅业和新安股份的走势。这些例子都反映出一个事实,那就是近期热点与其行业景气度高度相关。
而昨天涨幅名列前茅的化纤、有色、煤炭、钢铁同样如此。观察它们的景气度就更简单了,直接看相应的商品期货价格走势。大家只要看看交易软件扩展市场行情中,最近PVC主连、沪铝主连、沪铜主连、焦炭主连、热卷主连等K线图就一目了然了。
当然,上述提到的品种目前很多已经有了不少的涨幅。一方面,不必急于去追涨,但趋势向上的预期下,可以等回调低吸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去挖掘涨幅不大的补涨方向。对于后者,锐叔觉得有一个方向值得关注,那就是航空运输。这个行业在上半年受到疫情冲击很严重,但目前处于逐步恢复阶段。10月国内线月国航、东航、春秋、吉祥国内线%,国航、东航、春秋均较9月5.6%、8.5%、51.7%的同比增速有所加快;RPK分别同比增长2.6%、0.6%、46.2%、8.5%。昨晚美股航空股在疫苗利好推动下,也有不错的表现。
操作策略:
周一大盘如期反弹,并收出中阳。短线来看,指数仍有继续上攻可能,但年底时段,资金趋于保守,资金面也处于相对不太充裕的时段,市场处于存量博弈状态,短期后市仍以震荡为主,预期上涨空间有限,维持本周先扬后抑的判断。中期来看,流动性最充裕时期已过,明年货币政策有望逐步回归常态化,市场将进入“信用收缩+盈利扩张”阶段,大盘仍可能保持区间震荡格局。操作上,如期反弹后,策略上稍作调整,暂时仍可持股待涨为主,但不宜进一步加仓,大盘若继续上攻,重仓者可考虑适当降低一些仓位。当前市场主线趋于明朗,重点把握结构性机会。中线可逢低关注“低估值+”品种、景气度持续上升的行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方向。
- 上一篇:消息称阿里海外数字商业板块CTO汤兴离职
- 下一篇:突破110关口!美元指数续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