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业界

一封“幸福”申请书

时间:2022-08-29 14:19

  天刚蒙蒙亮,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甘海子村的烟农者海焦就揣着个沉甸甸的牛皮纸袋风尘仆仆到了烟站,顾不上擦擦额头的汗,就见他小心翼翼把袋子封口缠绕着的一圈圈棉线解开,里头端端正正摆放着的纸上醒目地写着“申请书”三个大字。

  这是一封来自甘海子村的高标准烟田建设申请书,上面满满当当落上了甘海子村107户农户的签名,笔迹利落,还按满了红彤彤的指印。“听说烟草公司今年有建设高标准烟田的项目,大家伙眼睛都盼红了,这几天聚在一起写了这封申请书,催着赶着让我尽快送下来呢。”者海焦拿着申请书展露笑颜,开始诉说起这些年甘海子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给群众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变化的故事。

  曾经的甘海子,是个坐落在山旮旯里的贫困小村落,能种粮的地都在山坡坡上,土地零星分散、土壤贫瘠制约着农作物的规模生产与茁壮生长,农村人口老龄化、打工潮让越来越多的土地撂了荒,用水难、交通难给甘海子的农业发展套上了“紧箍咒”。“内外交困啊!”提起那个时候,者海焦感慨道。

  “重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把小田连成大田,才能发挥出土地的规模效益。”面对这个困局,甘海子村干部按照这个想法,带领着村民们抓住了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有利时机,引导大家把自己家的承包地集中流转到村集体进行统一规划整理,通过“村集体+农户+合作社”的形式实施以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和节水设施、田间机耕道、农田输配电等工程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甘海子绝大部分农田耕地灌排不畅、积土遍地、渠路杂乱、地块分散、地力不均的现状。整治后的“大块地”成了稳产高产田,村民们搞起种植来更加省时省力了,“以前一个人只能种3亩地,现在种10亩也没这么费力了。”者海焦笑道。

  近年来,甘海子高标准烟田里排灌设施、农机道路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租地、犁地、施肥、用水、用工成本都大幅下降,“种高标准农田,每亩能比以前省下五六百块钱呢!田地标准高了,我们生产生活的品质也更高了。”者海焦开心地说道,“坡埂地”变“高产田”,“三跑田”变“三保田”,高标准烟田建设不但夯实了甘海子烟农走向现代化科技种植的基础,又保障了烟农减工降本。

  “今年咱们村还想再申请1000亩地块的高标准烟田建设!”者海焦高高扬起手里的申请书,眼里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