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业界

震荡市下 中报结构性行情凸显――股市随笔系列

时间:2022-08-27 16:21

  概述

  在中美贸易局势冲击下,上周市场虽上演过山车行情,但整体上还是迎来了久违的反弹,各大指数周涨幅均在3%以上。行业板块全线上涨,消费领域的医药、食品饮料、餐饮旅游,成长风格的电子、通信,以及周期板块的建材、基础化工、钢铁等行业涨幅居前。

  综合中美贸易战和流动性两大影响因素看,中美贸易战迎来难得的空档期,加上7月流动性阶段性紧张的态势有所缓解,压制市场风险偏好的不利因素影响在减小,积极的因素开始显现,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持续提升。

  7月上旬,上市公司开始进入业绩预告披露期。近六成已披露的中报业绩预告显示,向好的比例约68%,好于一季度。主板和中小板业绩增速有所抬升,而创业板二季度盈利不如预期。随着中报业绩预告的逐步披露,围绕中报业绩的结构性行情有望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风险偏好、中报业绩和当前估值水平看,我们维持“市场估值修复仍会存续一段时间”的判断,同时预计上证综指将重回区间震荡,波段操作的建议不变。当下宜“轻指数、重个股”,选股“业绩为王、以龙为首”。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战再超预期;去杠杆节奏加快。

  一、悲观预期渐修复,上周市场迎来久违的反弹

  7月6日中美首批关税征收清单的正式落地后, 11日,特朗普政府再宣布拟对同期的1.77万亿,同比下降三成以上,同时存量同比增速继续下行至9.8%,整体低于预期;M2增速达8%,再创历史新低,下降的趋势仍未改变。社融与M2增速的共同下行给央行货币政策带来一定的压力,使得央行在美联储6月中旬加息的情况下并未跟随上调利率,反而采取定向降准、加大表内信贷规模等措施,中美利差进一步缩小,导致人民币快速贬值。由于金融去杠杆中长期是常态,流动性也难言宽松,但相较6月,7月流动性紧张的态势有所缓和,流动性压力对市场的不利影响将下降。

  图5:6月社融规模低于预期

  图6:M2货币增速再创新低

  图7:人民币近期快速贬值

  3、积极因素开始显现。前期棚改货币化政策的收紧,使得市场对地产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前景蒙上一层阴影,造成地产相关的个股大跌,成为市场调整的又一推力。棚改货币化政策的收紧也是流动性收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不过12日住建部表示不实行“一刀切”的措施,使得市场的过度担忧稍有缓解,而地产相关公司在二级市场上也有企稳反弹,这方面的利空因素得到较大的释放。此外,近期上市公司出现“回购潮”,即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回购自己上市公司的股票,也释放了公司管理层对于股价底部区域的信心。

  综合来看,前期压制市场风险偏好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减小,积极的因素开始增多,利于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三、市场有望迎来中报结构性行情

  7月上旬,上市公司开始公布中报业绩,直至8月底进入高峰。截止7月15日,共有近六成的上市公司已披露中报业绩预告,其中向好的比例约68%,好于一季度。从机构统计的结果看,对于中报业绩方面有如下结论:

  1)相比一季度,主板和中小板业绩增速有所抬升;

  2)创业板二季度盈利增速环比则有明显放缓。根据广发策略统计,创业板中报预告业绩增速13.3%,环比一季报的29.3%有明显回落。剔除温氏、乐视后,创业板中报预告业绩增速16.7%,相对于一季报的34.8%也大幅下行。创业板二季度增长不如预期,业绩因素将成为限制创业板下半年反弹空间的重要因素。

  3)分行业看,受益供给侧改革的钢铁、建材、化工,以及销售业绩较好的地产等周期行业盈利保持较高增速;医药、食品饮料、旅游、家电等消费行业稳健增长,而航空、航运、券商等行业盈利不佳。这些板块在二级市场走势基本上与业绩的表现正相关。

  图8:A股各大类板块业绩向好比例

  我们认为,随着中报业绩预告的逐步披露,围绕中报业绩的结构性行情有望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叠加估值的优势,“业绩为王”仍是选股的基本标准。

  四、市场或重回区间震荡,波段操作为主的策略不变

  从市场风险偏好、中报业绩披露情况和当前的估值水平看,我们维持“市场估值修复仍会存续一段时间”的判断,同时预计上证综指的反弹空间也有限,技术上更多可能围绕2800点一线点的宽幅区间震荡,因此仍建议波段操作为主。

  当下,宜“轻指数、重个股”。选股方向上,“业绩为王、以龙为首”,这样既可以尽量规避流动性的风险,还兼顾成长性或稳定性。具体行业方面,中期依然可逢低关注医药、食品饮料、纺织服装、零售和旅游等大消费板块;成长股方面,波段关注弹性较大的计算机、电子、国防军工和养殖板块 ;适当关注下中报业绩较好的钢铁、建材和石化等部分周期板块。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战再超预期;去杠杆节奏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