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抱团炒股”难撼动 持续5年10年也说不定
很多人认为,周末管理层关于指数基金规范的新规会给机构“抱团”炒股降温,但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周一还是以茅台为首的“抱团股”涨翻天。
按照沪深交易所制定的《证券基金业务指引第1号――指数基金开发》,自2月1日起,基金管理人申请开发股票指数基金,其标的指数为非宽基股票指数的,成份证券数量不低于30只;单一成份证券权重不超过15%且前5大成份证券权重合计占比不超过60%。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一来机构不得不分仓部分权重股,特别是像茅台这样持续上涨且市值巨大的标的。
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即便分仓,也是自己分给自己,很多时候可以在一个基金公司内的几十只上百只基金产品中去分,而且对于新发基金还是好事,以前买不到,现在自己的兄弟基金分点仓,然后继续“抱团”。
当然,“抱团”股也是有分化的,白酒大消费继续“抱团”,而且越抱越紧,股价越抱越高。
为什么呢? 因为到现在为止,对于大消费特别是白酒“抱团”几乎难以动摇其根基 。但是,其它的“抱团”股就很难说了,比如大基金突然高调宣布减持三家半导体芯片股,就把半导体科技股整体打趴下了。
大基金虽然并不一定是超级长线者,而且可能也不屑于和谁“抱团”,但它的一举一动还是引发了众多关注。周末很多卖方机构极力为大基金的高调减持从正面进行解读,但这种解读显然是苍白无力的,周一半导体科技股集体大跌就是最好的印证。至少,国家队没有谁高调宣布减持茅台的。
从未来的趋势看,“抱团”肯定会继续,甚至有国际大投行指出A股的“抱团”现象会持续5到10年。
而从国际主流资本市场的情况看,大机构主导行情也是一种必然,比如苹果特斯拉这些公司,你说是散户炒上去的肯定不科学,只不过国外机构和国内机构的喜好不一样,国际主流资金喜欢创新科技,国内主流机构喜欢“吃吃喝喝”,但“抱团”炒作思路都是一样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股价就是资金选择的结果,只要是合法合规的,就不要去过多质疑。
3万亿新发公募基金大赚特赚,人家一不偷二不抢,抱团“核心资产”有什么问题?难道年均15到浪费青春?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基金经理,一天卖几千亿份额要建仓,你买什么又能盈利又能不被监管约谈?你买什么又能盈利又能不被国家队砸盘?答案是很显然的。至于市场的各种质疑可以忽略,赚钱才是第一位的。
那些期望“抱团”股崩盘的,其实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全世界的钱都只会朝着“热”的地方跑,比特币有价值不?人家可以冲上4万美元;特斯拉马斯克是不是在吹牛?人家不赚钱也能无视BBA。美国道琼斯也好纳斯达克也好,的确是在涨,但也不是每一只股票都在涨,上涨的权重很多都是“抱团”的结果。
退一万步说,还是不要指望“抱团”股崩溃了,这就是目前A股唯一的念想了,它崩了,你去顶呀?
梅婧 审核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