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共话退市制度“新变局”:A股迎“最严”退市新
评选,共议退市制度改革之路,对退市新规下市场的“新变局”进行研讨。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刘纪鹏:监管者需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列入业绩考核指标
退市新规是推行注册制之后的一个重要的配套环节,在资本市场的入口放开的基础之上,务必要把退市问题重视起来。监管者需明确目标责任,调整监管者业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加人财富效应、退市率的合理把握、以及资本市场融资额列入同样的、系统化的一揽子指标。
毕马威首席经济学家康勇:退市新规帮助者走出投机炒作的误区
近30年因业绩原因退市的公司只有80家,因退市制度不完善,许多丧失经营能力的公司继续挂在A股市场,保留所谓的“壳价值”,也造成了部分者“炒差”的投机心态。退市新规的出台一方面可以帮助解决市场良莠不齐的问题,帮助者树立价值理念,走出投机炒作的误区;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和优化商业模式。建立常态化的退市机制,一方面可以通过扩宽多元化退出渠道,做好者保护;另一方面需加强与注册制改革协同,进一步健全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
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石建勋: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新一轮的退市制度改革是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有利于清除低质上市公司,另一方面有利于纠正市场炒小炒烂的传统,促进市场回归到基本面的价值中。在他看来,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已经上升为顶层设计,进入到全面施工阶段。一方面要总结吸收科创板、创业板退市改革试点经验,加快推进全市场整体配套改革;另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拿出针对性举措。需对欺诈发行、违规套现、欺骗者、违法违规经营、掏空上市公司资产等行为和个人要严厉追责、终身追责,同时要借助包括集体诉讼在内的市场化方式,在充分保护者利益的情况下,使得企业的退出流程更加顺畅、公平、便捷。
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退市新规更多沿用市场化的力量
退市新规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能够更好地反映当前市场实际情况,主要从规范、经营、信息披露及市场交易的角度进行规范,更多的还是沿用市场化的力量,对三方机构有更严格的要求,譬如一旦上市公司出现财务造假,会计师事务所也将承担连带责任,相关人员也会受到处罚。
新三板研究院副院长谢彩:新三板退市制度有望于推出
随着A股退市新规的正式落地,新三板的正式退市制度很可能在推出。随着精选层的运行,新三板摘牌制度也可能基于分层实施差异化的摘牌制度安排,精选层可能采取“定性+定量”多种退市指标,增加财务指标以及交易类定性指标;而创新层和基础层更注重违法违规类定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