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时代看盘:基民放大踩踏效应 CPI数据不支持货币
目前市场不具备负反馈循环的条件,市场的下跌更多是估值修复和中期调整,不是牛熊的转折。
周三,A股调整收窄,上证指数收跌0.05%,深证成指涨0.65%,创业板指涨1.64%。两市成交7497亿元,较周二缩量2370亿元,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入52.25亿。
行业板块方面,休闲服务、食品饮料、电气设备上涨,钢铁、建筑、通信回调居前;白酒、医疗、大消费等表现活跃,大数据、半导体、在线教育等回调。
基民非理性行为放大波动效应
从当前市场整体估值来看,部分个股随着股价大幅下跌,已经进入合理估值区间,但机构过度抱团股方面,高额赎回压力下,资金踩踏风险仍存,基民的非理性行为对股票波动形成放大效应,因此警惕资金抱团个股风险。
另一方面,川财证券分析师陈雳指出,预计有五十余家上市公司将发布年报,而随着年报密集披露期的来临,一些因题材炒作而估值过高的个股将迎来业绩证伪,届时伴随一定的风险。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是现实与预期的博弈阶段,现实是货币政策符合市场预期,经济持续复苏;预期是通胀升温以及流动性收紧。万和证券分析师沈彦东认为,估值与盈利的博弈短期仍将持续,方向判断难度增加。
不过,从A股历史来看,市场的单边下行需要启动自我循环机制。安信证券袁方表示,目前市场不具备负反馈循环的条件,市场的下跌更多是估值修复和中期调整,不是牛熊的转折。
上下游价格剪刀差仍在扩大
周三国家统计局公布CPI、PPI数据,机构对此解读乐观,认为通胀不具备走高条件,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收紧的可能性不大。
统计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上涨0.6%。2月,PPI同比上涨1.7%,环比上涨0.8%。
其中,猪价同比下降14.9%,是CPI的主要拖累。往后看,兴业证券王涵认为,国内CPI受猪价下跌影响,全年难有通胀。虽然近期非洲猪瘟再起,导致市场再次担忧猪价后续走势。但此次非洲猪瘟对生猪产能仅是阶段性影响,预计中秋节前后可能受节前备货需求影响,生猪现货价格会再次上升至30元/千克,但总体均价仍远低于去年同期。
而拆分PPI来看,王涵指出,当前上游价格的大幅上涨尚未传导至下游。
下游当中,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纺服、造纸、印刷的环比涨幅都较1月好转。华创证券张瑜透露,部分家居龙头或计划在3月提价以转移上游成本上涨的压力。但是,就利润分配的结构来看,上游仍然具有相对优势。由于上游大宗商品价格仍处于加速上行期,下游消费品尚在初步企稳回升阶段,上下游价格剪刀差仍在扩大。
整体上,下游生活资料仍较乏力,环比持平,显示终端消费还不强、企业仍有去库存诉求。华泰证券张继强认为,价格分化说明目前通胀压力主要是供给冲击而非需求拉动。
输入性通胀不支持货币收紧
通胀走高需要信用大幅放松,现阶段来看通胀仍然不具备走高条件。银河证券许冬石强调,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可以用政府来弥补,但政府面临债务杠杆的约束。新经济带来的新需求仍然需要时间发酵,在我国有效需求未恢复之前,CPI全面上行概率很小,预计在未来2-3年左右CPI可能低位运行。
往前看,分析师黄文静认为,PPI通胀短期或将冲高,但经济复苏进入下半场,输入性通胀难以成为货币收紧的理由,但短期会制约松货币。
中信证券程强则认为,PPI高企使得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收紧的可能性非常小。一方面,考虑到CPI更加接近终端消费,属于偏买方市场性质,PPI到CPI的传导链条偏长,终端商品可能难以加价。因此今年CPI可能不太会受到PPI上涨的影响;另一方面,如果为应对价格的走高而采取明显收紧的货币政策,信号意义可能过强,达不到稳健的政策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1-2月,我国外贸再创佳绩,顺差再创新高。出口同比增长50.1%,前值为10.9%。虽然由于去年疫情冲击所造成的低基数影响,但即使与疫情前或20新高,说明了出口增长的实强。
而经济改善为资本市场的中长期向好局面奠定了基础,上海证券陈彦利表示,短期受周期商品价格回升影响,市场结构性调整或有出现,波动将有增加。
- 上一篇:黄金市场基本面分析:涨幅受鹰派美联储预期限
- 下一篇:同程旅行已完成收购美豪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