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市场结构博弈明显 跷跷板逻辑下如何布局
节后两个交易日市场结构博弈较为明显,连续两日指数震荡飘绿。7日,三大指数集体下挫,上证指数窄幅收跌0.65%,创业板指宽幅跌3.46%。两市缩量成交但成交额仍在在8800亿附近。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下周缩量的概率会非常大,但短线依然有机会,而对于抱团股就要注意了,尤其是核心资产。不过也不用太悲观,核心资产跟指数是捆绑的,弹性好但是跟自身行业联动明显,依然会有新的机会出现。
盘面上,各题材之间分化非常严重。病毒防治、医疗美容概念股连续回调,半导体、券商、白酒、旅游行业跌幅靠前;钢铁、有色、煤炭开采概念逆市走强,煤炭领涨。数字货币发力,小金属,黄金表现也不错。然而钢铁、煤炭、石油、锂矿等周期板块能否走出持续性还需进一步跟进研究。
目前来看,医美当前是短期鱼尾阶段,接下来部分个股或将走出个别现象,低吸的性价比较高,但在进入高位筹码博弈时要懂得注意规避风险。
整体而言,市场仍是结构性行情,板块跷跷板效应明显。后市市场会回踩低点持续震荡格局。“但短期股指在下方的支撑较强 市场仍以结构活跃为主,”国信证券认为,受益通胀预期的周期性板块卷土重来,市场重心整体上保持平稳。跟随业绩披露结束,可相应调整持仓结构,精选行业景气度向上且估值偏低的绩优标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商品周期虽已经出现,但超级周期尚未到来。目前来看,商品市场将会维持一段震荡、分化时期。
一季度国内经济继续恢复,出口型制造业恢复情况仍维持较好水平,部分出口行业业绩修复和订单情况仍然超出预期。分析人士认为,五一节后市场很有可能进入新的炒作周期,6日虽然农业板块爆发了,但是否会进入炒作新周期还有待观察。继续看好消费、科技、核心资产的三条主线。
上海证券则认为,5月份相对看好受益于经济复苏和通胀交易的基本金属和农产品板块。一季报已验证的缺乏成长性的白马股会受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压制。
“家电企业因为在此次疫情中承受住了压力,积极拥抱新零售,把握出口机遇,仍实现收入规模的小幅提升,并加强费用管控,净利增速优于营收。”华泰证券研报认为,家用电器行业高韧性,估值吸引力正在提升。而且家电行业成熟度较高,疫情部分改变了消费流量的方向,但头部企业学习及变革能力依然优异,头部化趋势仍将继续深化,短期市场风险偏好快速变化。
银河证券指出,半导体景气度持续向上,全球缺芯加速国产替代受益于下游需求,晶圆制造厂纷纷加大资本开支,预计半导体景气度将继续上行,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增速将达10.9%,国内增速将达到24.0%。行业供需仍然紧张,制造、封测、材料、设备及器件均出现涨价和交货周期延长,全年来看晶圆产能短缺难以缓解。全球芯片短缺为国内半导体企业的扩产与产品导入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建议重点关注晶圆制造、半导体设备、材料、功率半导体、存储等细分领域。
另外,债券市场方面。随着疫苗专利豁免事件后续进一步发酵,市场对疫情的担忧将会明显缓和,关注点或将再度回归美国经济过热和通胀冲高等问题上,这又与几天前耶伦意外加息表态相呼应。
“中期维度上,如果疫苗开始加速推广,会使得海外央行紧缩的拐点提前到来,事实上数个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先于美国加息,这个趋势后续只会强化不会衰减。若在二季度美国经济和通胀数据双双冲高,疫情担忧缓和叠加紧缩的预期升温,”国泰君安表示,10年美债利率随时可能展开第二轮上行行情,中美两国股市的抱团标的将会再度遭受考验。股债跷跷板逻辑下,中债表现仍然向好,加上4月底会议上重提“不急转弯”,我们认为当前做多中债仍有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