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越来越重视这个板块机会
通胀交易市场不悲观
美国4月CPI显着高于市场预期,创下逾12年最快增速,中期市场的主要变量依然是通胀。有机构认为,目前联储点阵图显示大概率在明年底前完成首次加息,Q2高于预期的通胀数据可能会使得退出QE大概率及加息预期会进一步在市场定价。考虑到近期通胀、美债收益率上升等因素,美股中的成长股面临估值压力,这对应到A股方面,高估抱团风格虽然已经较为充分的回撤,但近期依然也受上述方面压制。伴随着经济复苏以中证500、中证1000为代表的中盘成长股表现出了强劲的业绩弹性,整体来看中小盘成长股在下半年更优于高位的大盘股,但低位低估值的金融、中字头等依然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之前我按量化系统研判过上证指数的下跌目标,还是之前的观点3300点是中期下限。通过动量来看,多空呈现一定胶着态势。通过近日A股对外盘的反应来看,A股主动下跌的动能比较弱了,主要是被动型的跟跌,且没有什么追杀盘,外盘扰动时可以逆波策略来套利。由此,后续即使再度跌破3400点也不必悲观,后续下跌大概率属于主动配置仓位的时机。
越来越重视科创板机会
科创板自以来,营收与业绩增速呈现加速态势,尤其是一季度科创板业绩增速领跑主板和创业板,毛利率水平环比也有所提升。比如生物医药方面同比增长超150%,相应的热景生物等强轧空直接自下而上催化了医疗医药等相关板块,尤其是科创板中的CRO标杆、半导体的晶丰明源等走出了超级成长股行情,美迪西去年在中我用太极云系统给大家展示过,交流会说过晶丰明源等。未来,科创板中的超级强势股会越来越多,并且,科创板在启动系统性主升浪之前,可能会率先跑出一些超级成长股,这会对行业、板块乃至市场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
盈利增速是近期科创板显着活跃的条件之一,但由于流动性折价因素,科创板部分公司估值相比较主板和创业板不仅不高,反而具有了一定估值优势。目前科创板对应的21年动态估值在40倍左右,距离发动大级别行情可能还不够火候,但一些先知先觉的资金已经在主动积极布局,这可以通过内资机构、QFII等在一季报持仓部分来体现。比如,一季报显示,几家QFII大举新进了,有三家持仓占流通比超过10%,而机构占流通股的比率接近65%,股东数环比减少了70%,筹码非常集中。而筹码集中度提升又是很多个股走牛的条件之一,比如近期强势股欧科亿一季报股东数环比减少60%,股东数环比减少29%。而科创审核围绕硬核科技的定位是保证科创盈利质量及成长动能的基石,近期科创上市新股质量提升也是板块活跃的因素之一,从长期角度来看,硬核科技的溢价会进一步体现。当然,自下而上看,中芯国际一季报超预期,未来新增产能释放业绩的时候或许会成为科创板发动行情的契机。也就是说,未来应该越来越重视科创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