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突破10家!成都高新区科创板企业加速崛起
2021年,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在科技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第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今年4月,海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科创板。值得注意的是,海创药业研发投入位居四川省科创板企业之首,公司专注于癌症及代谢疾病等重大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研发,2021年研发投入2.65亿元,主要用于产品管线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及上市申请。
除了生物医药领域有了喜人的硕果外,从产业来看,无人机领域,成都已经有三家本土公司成功上市。其中,成都高新区就诞生了2家科创板“无人机股”,分别是纵横股份、中航无人机。
当下,伴随着电子、通信、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无人机技术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在工业无人机领域,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崭露头角”。纵横股份深耕工业无人机领域,其研发和办公地位于成都高新区,数据显示,纵横股份在行业市场内的无人机保有量超过3000架,总飞行时间超过30万小时。
此外,6月29日,中航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科创板,中航无人机公司实际控制人航空工业此前表示,这预示着航空工业“翼龙”系列无人机研制、运营、销售的市场化进程将再次加快。
纵横股份主要进行无人机飞控研发以及新功能测试,中航无人机则利用高端无人机产业链“链长”的优势,联合军科委、民航局、中国移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以及航空工业成都所等多个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形成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在集聚效应之下,城市与企业实现“共赢”。
事实上,不仅是科创板企业,成都高新区其他上市企业亦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着十足的硬科技底色。去年12月,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1全球独角兽榜》。榜单显示,成都共有5家企业登上全球独角兽榜,较去年新增了1家,其中,医联、新潮传媒、准时达、1919,均为成都高新区企业。此外,在硬科技领域,成都高新区还聚集了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开拓者成都齐碳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华栖云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科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
数据显示,成都高新区目前已聚集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3315家,各类人才创办科技企业超5万家,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15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4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