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要闻

万亿增量资金候场 A股九月燃情

时间:2022-10-04 07:32

  上半年熟悉的味道重现A股。

  9月9日,沪深三大股指全线高开。尽管盘中有所分化,但以5G为代表的科技股表现强势,创业板强势拉升,市场做多意愿强烈。

  截至收盘,沪指报3024.74点,涨0.84%;深成指报10001.93点,涨1.82%;创指报1733.23点,涨2.42%。

  继9月6日央行宣布降准之后,纳入标普新兴市场指数的1099只A股名单也在上周末出炉。

  当天,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告诉时代周报

  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A股国际化年内有望带来的外资近3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约150亿元。华泰证券研报指出,本次全面及定向降准标志着稳健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略宽松。

  此次降准资本市场已有预期。两天前的9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适时预调微调,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拉升了市场的降准预期。

  广发证券研报指出,本次降准不超预期,但国常会普遍降准的要求是超预期的。

  今年以来第一轮普遍降准发生在1月,分别于1月15日和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节奏上看,时隔9个月再次重启普遍降准,略超市场预期。

  对于此次为何先提“降准”而未直接提及“降息”,招商证券研报指出,很可能考虑到目前仍面临的稳汇率约束,近期逆周期因子的作用效果创下了年内新高。相较MLF利率的调整,准备金率理论上仍属于中性冲销工具,并不会带来额外压力。

  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认为,本次降准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有望进一步提升国内权益类资产的表现。

  从发展阶段来看,发展中国家通常维持较高的法定准备金率,重要原因是对资本流动担忧。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随着我国外储告别高增长阶段,法定准备金“长期深度冻结流动性的利器”的作用不断弱化,准备金率的下降是长期趋势。

  实际上,央行对于降准的空间早有公开表述。

  8月底。

  整体而言,LPR机制与降准都是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整的有效工具。

  川财证券研报指出,相比于央行直接降息,降准可以降低银行负债端压力,也同样为LPR降低了压力。预计随着LPR的应用落实,降息窗口期有望加速到来。

  值得注意的是,国常会还强调要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降准之后预计还会有降息。未来央行大概率降低MLF利率以引导LPR下行,预计降息空间在15个基点。

  9月9日,李迅雷也对时代周报

  金融资产或最受益

  对于市场近期的表现,多家卖方表示乐观。

  联讯证券研报指出,央行降准迅速落地,对于市场是一剂强心针。叠加未来两周仍会延续的降息预期,中美经贸关系缓和,9月下旬还有富时罗素和标普道琼斯指数把A股纳入带来的持续资金流入,A股进入了确定性较好的上涨蜜月期。

  鉴于此次降准本轮降准并非大水漫灌,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认为,本次降准最为受益的还是股市和债市等金融资产。综合来看,严控资金流向房地产,而且房贷利率不降,只是降低金融市场和企业部门的利率,这意味着地产泡沫难再现,股债双牛有望延续。

  民生证券的研报测算了33家A股上市银行,认为降准可以拉动LPR下降可能压制生息资产收益率,那么降息降准组合拳对银行利润的影响预计偏中性。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经济退、政策进,股市仍为结构性行情,周期板块短期内受益于政策刺激,中长期仍看好大消费和科技创新板块。

  中泰证券研报则认为,降准对银行放贷作用很有限。具体来说,普降提升银行业利润0.46个百分点,定向降准对于西安银行青岛银行、苏州银行再提升利润1个百分点。

  广发证券研报指出,按照目前经济环境和政策诉求,预计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会较负债端下行更快,短期降准难以扭转行业息差下行趋势。但从流动性宽松的持续性来看,年内货币政策面临通胀预期约束,社融增速面临地产监管和专项债额度不足的约束,预计将继续延续实体、股市流动性中性偏紧,银行间流动性被动宽松的格局。

  买方则更为关注结构性机会。上投摩根基金指出,流动性边际放松的背景下,资金将更青睐盈利增长稳定、抵御经济调整能力较强的行业与龙头个股,长期来看,仍十分关注消费、医药、成长等板块中优质品种的长期价值。

  3以来,A股国际化进程显着加快,境外资金入场成为A股市场最重要的增量

  ,外资在人民币趋势性升值、全球权益资产震荡向上、A股纳入MSCI的预期下大举买入A股。

  ,北上陆股通数据显示资金持续流入,这主要归功于MSCI带来的被动配置资金和机构从QFII产品改为陆股通产品的换仓行为。

  在纳入MSCI比例提高和成功入富、入标普道琼斯的预期下,可以期待更多被动基金带来的增量。

  事实上,香港和内地的互联互通以及外资涌入渠道的不断增加,外资持股市值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例逐年攀升。同期增长34.4%。资金流入已创下新高,外资A股的占比与国内机构如基金、保险的持股比例开始接近。

  根据招商证券的测算,9月23日,标普道琼斯纳入A股将带来11亿美元的被动增量资金,约合人民币78亿元。

  据测算,同日,富时罗素季度调整也将生效,将为A股带来40亿美元的被动增量资金,两者合计共带来51亿美元的被动增量资金,折合人民币363亿元。

  银河证券研报指出,随着富时罗素和标普道琼斯指数纳入A股以及MSCI进一步提升A股的纳入因子,不仅是被动跟踪指数的海外资金加速流入,随着A股被国际市场认可,以桥水基金为例的海外基金公司也正在积极增配A股资产,更多外资的流入也将改变A股市场的风格和生态。

  据民生证券分析师杨柳测算,国际重要指数提升A股纳入比例将为9月带来超450亿元被动资金,为11月带来超内仍将有超650亿元被动跟踪指数的外资流入A股。若考虑主动资金在内,年内将有近3200亿元外资流入A股。

  伴随着A股的国际化进程,增量资金不断进入市场,不少者认为增量资金或将带来上涨。

  不过,也有卖方对此抱谨慎态度。中泰证券研报指出,用增量资金预测股市涨跌的方法是不成立的。当A股出现赚钱效应的时候,增量资金就会不断进入市场;相反,如果指数下跌,A股出现负赚钱效应,资金逐步撤离股市,成交量和成交额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