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要闻

资本市场法制化进程加速 者保护大格局渐趋完善

时间:2022-10-04 06:18

  随着资本市场法制化进程的加速和完善,由多方参与和支持的“法律保护、监管保护、自律保护、市场保护、自我保护”的者保护大格局正在形成中。在对中小者保护上,中证中小者服务中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周,《红周刊》对话投服中心,就当下中小者保护工作的进度、难点、以及者维权的建议和方向做了深入探讨。

  维权渠道趋于多元化

  但中小者维权疑虑仍然很多

  《红周刊》:今年监管层在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中小者合法权益方面下了很大的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普通者对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信心仍显不足。据《红周刊》了解,者的疑虑和担忧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哪种违规信披情况胜诉率更高?二、胜诉后上市公司是否能按照判决结果给予赔付?

  投服中心:首先,关于案件胜诉率问题,总体而言,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者的胜诉率较高,但任何诉讼个案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包括且不限于败诉、赔付金额因个案情况可能会有一定比例扣除等。者能否获赔、获赔多少,需依据案件事实、违法行为责任轻重及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人民法院最终裁判确定。此前上市公司所涉信息披露民事赔偿案件的判决,并不能直接推导出后续其他不同上市公司信披违规民事赔偿案的结果。但相比于一般的民事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在发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司法解释》,者在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中的举证责任较轻。在一般民事行为中,原告需要举证证明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的存在,但在证券市场中,考虑到者处于信息弱势地位,最高人民法院减轻了原告的举证责任,即者可以借助行政处罚决定内容证明事实,同时证明在虚假陈述实施日及以后、至揭露日或更正日之前买入该证券,在揭露日或更正日之后卖出或者持续持有该证券受损失,即推定存在因果关系。

  其次,关于胜诉后赔付执行问题。

  目前大部分案件,上市公司都能够根据判决结果执行赔付,但确实存在个别案件因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资不抵债,成为失信被执行人,难以支付民事赔偿金的情况,这也是者需考量的诉讼风险。据了解,司法机关也在积极推出各项措施改善这一情况,如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动建立者保护机构辅助参与生效判决执行的机制,借鉴先行赔付的做法,法院将执行款项交由者保护机构提存,再由者保护机构通过证券交易结算系统向胜诉者进行二次分配。

  《红周刊》:发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司法解释》第十八条、第十九条针对因果关系进行了规定,根据相关理解与适用,行为法的因果关系一般理论难以适用于虚假陈述与人损失因果关系的认定,《若干规定》参照了欺诈市场理论的思路,以“推定信赖”的原则,确定损失与虚假陈述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与否。只要《若干规定》设定的有关基础事实得到证明,就可以推定该因果关系存在。目前存在的争议点则是围绕因系统性风险等其他例外因素。

  而操纵市场民事赔偿案件因尚无司法解释和生效胜诉判例,投服中心借鉴域外经验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特点,创新出一套证券市场操纵民事赔偿因果关系和损失计算方法,恒康医疗案尚在审理过程中,未来如被法院认定,对于操纵市场民事赔偿案件将具有极强的示范意义。

  《红周刊》:投服中心在帮助中小者维权中,还遇到了哪些典型问题?

  投服中心:据投服中心此前证券支持诉讼支持者维权的实践经验及接听者来电的沟通情况,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者维权意愿不够强烈,即使在维权渠道多元畅通、维权知识

  法制化进程加速

  多方促成者保护大格局

  《红周刊》:相信随着证券市场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和完善,者维权的主动意识也会增强。当前,监管层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已屡出重拳,但市场对60万元顶格惩罚力度的争议比较多,甚至有业内人事呼吁顶格惩罚可以10倍甚至更高。对此,投服中心怎么看?

  投服中心: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法律责任,现有法律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处罚上限确为60万元。设立以来,始终探索完善中小者维权机制,切实维护中小者合法权益。具体措施如:第一,确立“追首恶”原则,直接将上市公司负有责任的实际控制人及高管作为被告,精准追偿,避免因上市公司赔付虚假陈述案件影响现有中小股东利益。第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发起证券公益机构股东诉讼。5月,投服中心提起的首例股东诉讼案胜诉,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判决海利生物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中有关限制股东的董事提名权的内容无效。第三,探索拓展除虚假陈述之外的支持诉讼案件类型,提起首例市场操纵损害赔偿支持诉讼。第四,受托核定全国首单证券示范判决案件损失计算。

  投服中心“损失计算模型”

  奠定证券者司法救济的里程碑

  《红周刊》:现在证券维权民事讼诉案件还存在着各地法院审判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中小者维权的信心。据我们了解,投服中心已有了“损失计算模型”,并且几地中院已开始采纳。可否为广大者详细介绍一下投服中心这方面的工作情况?

  投服中心:投服中心在深度研究既往判例和总结证券虚假陈述支持诉讼经验的基础上,以审判需求为导向,委托专业的金融软件开发机构开发了一套专业、智能、灵活的证券虚假陈述案件者损失计算通用软件,为司法机关以及相关市场主体计算确认者损失,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专业工具。

  开始,投服中心不再公开征集维权者。针对可诉案件,投服中心将通过战略合作方筛选出个别适格者,提起支持诉讼。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投服中心围绕如何确认实施日、揭露日以计算索赔金额、准备起诉需要的材料、起诉所需的费用等问题加以广泛宣传,帮助引导者自己打官司,示范引领者自我维权。

  者可以关注中国者网和投服中心公众号,有详细的关于维权的知识指南。者在维权时,可以考虑的途径实际上有几种,者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一是者自诉,优点是不产生律师费等其他费用,缺点是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二是律师代理,优点是合格的律师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可以为者提供文书起草、代为立案代为出庭等专业法律服务,但律师需要收取一定代理费用。

  此外,者还可以在立案后向人民法院申请调解,或直接向投服中心申请调解,具体方式包括中国者网在线申请、或拨打调解申请热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