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要闻

消费政策加码 猪肉概念大涨 大消费再迎机会

时间:2022-10-03 16:17

  指数平开,随后大盘开始小幅回落,医药板块集体调整,拖累指数走低,军工板块表现强势,此后指数开始震荡盘整,三大指数均跌幅较浅,但多空双方对峙,市场总体还是以军工和消费为主线,题材概念则较为萎靡,午后两市总体窄幅震荡,大康农业带动低价股逐渐拉升,随后封板,此外养猪板块持续走强,两市保持震荡格局,临近尾盘,三大指数横盘震荡。截止收盘沪指跌0.29%,深成指跌0.31%,创业板指跌0.18%。板块概念方面,饲料、赛马板块领涨,血制品、科创板板块领跌。两市共1618只个股上涨,72只个股涨停,除新股外涨停67只;1858只个股下跌,5只个股跌停。沪股通流出1.13亿,深股通流出3.03亿。

  继昨日普涨之后,A股今日走势有所放缓,一个显着的表示是受到美股涨跌影响削弱,内生动力在逐渐恢复,中报成绩优秀的公司在此期间陆续兑现良好预期,反之,预亏、预减的公司也难有表现,A股对于业绩的认知和重视与日俱增。以此为基础,也是基金、社保等大部队资金进行后期持仓配比的核心依据,者需要高度重视所持品种的业绩水平,并适时作出正向调整,逐渐抛弃炒重组、炒扭亏的激进想法。受业绩改善、价格上涨等刺激的汽车、农业等行业三日涨幅领先,而航空航天、船舶制造两个与军工高度关联的板块则悄悄拿下了三日涨幅的三、四位,可见军工的人气始终较高。昨日一役,三大指数突然加速后在30分钟水平形成轻度顶背离,先行指标创业板在6月至今的上升通道中继续运行,当前处于通道上轨附近,存在一定压力,滞后指标沪指在昨日终于冲击了2906压力,但浅尝辄止,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创业,沪指明显处于下降通道,分析思路宜更加谨慎,短期偏空。操作上目前控仓观望为宜,但准备工作不应停止,优选储备品种等待时机。

  两市大盘全天呈震荡整理走势,量能较前日有所萎缩。盘面观察,农牧饲渔、船舶制造涨幅居前,前期表现良好的大金融板块成为空方打击的对象,全天表现弱势,造成指数欲振乏力。市场在经过昨天大幅反弹后,沪指再次站上2900点整数关口,此点位是沪指7月整理下轨位置,技术上存在整固要求。在贸易战对A股影响趋弱及MSCI和富时罗素扩容的背景下,短期场内流动性无忧,因此,在目前时段仍是配置A股的最佳时机。通过对今年中报分析,我们认为电子元件及券商板块下半年业绩仍有望延续上半年良好的发展势头,建议可趁市场震荡时机,积极关注。

  昨日利好的消息面并没有支撑大盘走太久,今日大盘高开低走,最终大盘重回2900点关口以下,上证指数收盘在2893.76点。盘面上,银行,券商、医疗等板块下挫明显,走出明显的调整态势。从基本角度来看,今日调整是前期市场的压力并没有完全释放,散户对市场的信心还是不足。从短期来看,目前市场行情仍向基本面回归,在消费板块和白酒板块的强势维持中,再加上外资流入的促动,短期市场热度有望持续向好的趋势。展望后市,短期来看,市场经过前期多重因素的考验,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小。随着压力的释放,政策的支持,市场维持震荡向好的走势越来越明显。但是,彻底的向上行情需要经过政策、量能、资金等众多因素的配合熔炼后才能走出比较稳定的盘面。因此,短期市场仍有波动风险。合理控制仓位,谨慎操作。操作建议:持续推荐重点关注5G板块、软件等相关个股的机会。

  周三,市场近期连续反弹后迎来整理。板块方面:军工、汽车板块表现强劲,商业连锁板块表现抢眼。机构主导下的医药板块出现分化。市场方面:创指强于上证,目前已走出慢牛的趋势。而上证经历了近期的各种外围冲击依然维持2850点上方运行并一度冲过2900点整数关口,这是非常好的信号,充分体现了A股经过一年多修复完善后,明显韧性十足,这有利于上证指数即创指后中长期走好。总之,行情走出来的希望很大,中线看机构抱团的绩优科技、医药,短线看深圳+题材,以及低吸国庆阅兵必炒的军工题材。

  甘肃分公司兰州武都路营业部

  今日A股在2900一线维持小幅震荡,盘面上猪肉、赛马、农林牧渔、共享经济、船舶制造等板块涨幅居前,前期强势的医药生物板块回落,板块分化,成交量相比昨日出现萎缩。今日虽然市场整体不温不火,但可以看出在外围市场出现下跌后,A股却表现相对强劲。对于市场未来走势,个人认为影响市场最大的因素中美贸易摩擦对于A股的影响已经式微,A股走出独立行情的信号越来越强,目前国内因素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当前管理层关于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方案给市场留下来想象空间,一个健康、稳定、有韧性的市场成为大家共同的期待;与此同时,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潮正在进行,从已披露中报情况看大部分企业业绩喜人,特别是券商、科技类、医药、消费类业绩出现大幅改善,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经济在外部风云激荡中保持了定力和韧性;技术上,A股在2900点附近经过短期休整后,大概率会向60日线上攻,者应抓住有利时机关注医药、科技、券商等板块机会。

  电商龙头2Q二季度报告,整体上看,各大电商二季度数据亮眼,我们认为这主要源自:

  618大促:相对于往年,今年618各大电商促销力度加大。其中,拼多多推出百亿级补贴;聚划算驱动天猫实物订单GMV增长39%;京东延续双主场、全渠道的促销方式联合百万线大促:相对于往年,今年618各大电商促销力度加大。其中,拼多多推出百亿级补贴;聚划算驱动天猫实物订单GMV增长39%;京东延续双主场、全渠道的促销方式联合百万线下门店共同参与。

  阿里、京东加速下沉:拼多多的迅速崛起,将之前更注重消费升级的阿里、京东的目光也快速拉回到低线市场上,并进行了相应组织架构调整,均已在二季度财报上开始体现初步成效。其中:①阿里活跃用户中超70%来自低线期间,低线城市成交量增速为总销量增速的2倍,低线城市新用户增速亦远超新用户整体增速。

  拼多多向一二线亿笔,虽然七成仍来自低线市场,但通过品牌化+补贴的模式吸引高线客群,客单价攀升带动整体业绩明显改善。618期间,拼多多上一二线亿元,占农产品整体销售额的70%。2Q消费额1468元增92%、获客成本环比降22%至153元。

  我们看到,以来龙头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且线上线下愈加融合,其中:①一二线城市:以社区生鲜为代表,资本驱动扩张,快速迭代模式,阿里、京东各以盒马、7Fresh为排头兵;②三至六线城市:低价模式容易快速获取消费者心智,拼多多领先,阿里、京东快速跟进,各以聚划算、拼购为主要工具,挖掘成长增量。

  我们认为:①在高线市场,社区生鲜作为大卖场、菜场的补充业态,为消费者提供了充分的便利性,但龙头企业迭代空间更大,试错成本也更低;②而在低线市场或将出现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其中拼多多领先优势显着,但阿里依托淘宝体系重启聚划算,用户基础丰厚;而京东拥有一级入口流量和既有物流优势,正在推进有效的组织商品以匹配低线市场需求,拓展女性用户,而物流业务打平后若逐渐盈利也有望为协同提升零售业务的经营杠杆。

  风险提示:消费疲软压制行业业绩和估值;国企改革进程慢于预期;转型进程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