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要闻

白马股持续遭抛弃 资金抱团结束了吗?有答案了

时间:2022-09-30 19:17

  坊间流传炒股箴言:牛市中小创,熊市大白马。

  这句话不难理解。牛市时,中小创个股由于流通盘小,上涨弹性更大,更容易获得超额收益;相反,熊市时,白马股不仅有业绩支撑,而且盘子大,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概率低,因此深受大资金的喜爱,容易出现资金抱团。

  实际上,从、股灾以来,A股市场白马股可谓走出了一波牛市行情,股价屡创历史新高的比比皆是,尤其是白酒、食品等消费股,成为牛股集中营,千元股也由此诞生。

  不过,最近两个交易日,白马股则出现持续下跌的情况,欧普康视今日大跌逾9%,海大集团、绝味食品千禾味业、恒顺醋业等个股纷纷大跌,部分个股甚至出现放量三连阴。

  作为外资及国内机构资金青睐、集体抱团的品种,在前期陆续创出新一轮历史新高后,出现持续回调,是否意味着白马股资金抱团行情已经结束?白马股还有机会吗?请看下文:

  白马回调都是看空研报惹得祸?

  涨涨跌跌,对于股市而言,原本是很平常的事情。不过,一批或一类股同涨同跌,而且K线形态十分类似,这背后就多了一丝不寻常。

  在前期纷纷创出新一轮高点后,白马股近期又遭遇了集体下挫的局面。至于白马股下跌的导火索,大家纷纷指向信达证券一份下调食品饮料行业评级的报告。

  7月1日,信达证券发布食品饮料行业中期策略报告,将食品饮料行业评级由此前的“看好”下调至“中性”。

  信达证券指出,展望,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以及各类消费刺激政策的出台,叠加减税影响,将带来的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但是,在资产配置中偏防御性的非白酒食品饮料板块往往在消费者信心恢复时难以获得超额收益,反而在宏观环境不明朗时更易获得资金青睐。因此,唯有市场份额、净利润增速和净资产回报率水平可以匹配其估值的板块和个股才有望持续跑赢大盘。鉴于板块整体估值水平处于高位,我们下调食品饮料行业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评级至“中性”。

  简单来说,信达证券认为食品饮料板块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太高了,不看好。

  那么,真实情况如何呢?

  统计发现,截至7月4日,食品饮料行业市盈率为32.14倍,而在年初仅为21.63倍,较年初上行了30%;当前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排名的65.2%分位数,而1月份仅处于最近10年的22%分位左右,未来的弹性空间较上半年要小很多。

  另外,以白马股指数为例,当前该指数总体PE为15.9倍,虽然整体估值水平不高,但较年初的8.8倍已经上行超过80%,已经处于历史高位。

  抛开估值不谈,白马股持续调整,或许还有一个原因——前期涨幅较大。

  6月北向资金转向净流入,同时加速A股入富的影响,外资青睐的品种白马蓝筹股持续上涨,屡创新高,贵州茅台在这波行情中不仅持续创新高,而且一举突破了股价千元大关。而随着贵州茅台7月3日的大跌,白马股回调也正式拉开帷幕。

  而从年内涨幅来看,白马股更是大幅跑赢指数。统计显示,贵州茅台年内涨幅70.5%,五粮液更是大涨1.5倍,恒瑞医药、长春高新、海天味业、伊利股份、中国平安等等,年内涨幅均超过50%。而上证指数年内涨幅不过内涨幅不到29%。

  后市还有机会吗?机构分歧大

  白马股的调整,有人看到的是风险,而有人看到的则是机会,大家急切地想知道,现在到底该买还是该卖?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来看看,这轮白马蓝筹股为何会有如此强势的表现。我们进行了简单梳理,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当时估值便宜,存在估值修复的需求。以食品饮料行业为代表的核心资产快速上涨,是对过去资产定价失衡的修正。这一定应该是大资金最为看重的。

  二是,白马蓝筹股稳定的业绩表现。白马蓝筹股聚集了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基本面较好,且业绩稳定,盈利能力强,叠加估值低,使得其配置价值凸显。

  三是,机构资金抱团。在A股市场,机构扎堆抱团白马蓝筹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股灾之后,市场资金逐渐向白马蓝筹股靠拢,不仅是国内机构资金,还是外资持续青睐的品种,源源不断地资金流入,为白马股持续上涨提供了动力。

  目前来看,推动白马股持续上涨的三个因素中,估值这一项已经没有优势,公司业绩这块目前不确定,而机构会不会继续抱团,从近期白马股走势来看,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近期,尽管部分个股出现放量下跌,但是并没有出现异常放量的情况,甚至出现踩踏式的天量,所以说,机构资金大举出逃的迹象尚不明显。目前来看,白马股短期有见顶的可能,但中长期向上的趋势并没有走坏。

  因此,未来白马股能走多远,还要看业绩是否能维持稳定甚至出现高增长。

  对于白马股的机会,目前机构之间分歧也比较大。

  国盛证券认为,从抱团角度而言,外资、养老、理财、险资等增量资金是其长期最重要的驱动力,而并非机构存量“抱团”。并且,在长期盈利逻辑被破坏前,“抱团”也并不会是系统性风险。因此,核心资产大逻辑大趋势并未被打破,建议继续坚守、甚至逢调整增配,以长期、国际化的视角来看待、利用短期不可避免的波动。

  兴业证券表示,中国经济步入“中年”、中低速、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各领域加速优胜劣汰、结构分化,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公司将持续受益于经济转型以及新一轮对外开放。借鉴80年代至今的日、美股市,中国核心资产将呈现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大趋势,强者更强甚至成为全球赢家。

  联讯证券最新研报则指出,核心资产的纷纷大涨有一定的合理逻辑。但是,也要注意到,这种抱团现象有很大的避险特征,这些核心资产具有更高的业绩确定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需要警惕可能存在的抱团瓦解风险,一旦业绩被证伪,或者未来业绩预期的逻辑被逆转,白马踩踏的风险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