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北上资金“出逃” 杠杆资金“退场” 牛市根基还
世界上本无牛市,只是买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有了牛市一说。
不得不说,自年初以来,在各种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大盘自2400点一路反弹至3288点,让不少者产生了牛市的幻想。
在此期间,各路资金纷纷入场,北上资金年初加速抄底,推动两市股市企稳反弹,此后,杠杆资金、公募基金、散户等也加速入场,试图分享牛市盛宴。
但3月底后,北上资金徘徊不前,市场在众多利好消息面前,表现也开始有所踌躇,杠杆资金在此期间仍然表现活跃,甚至仍处于净买入状态。
近期,随着两市股指持续下探,杠杆资金也开始趋于谨慎,两市融资净买入额持续呈现净流出状态。
至此,不少者可能会怀疑,本轮趋势性行情的根基是否依然存在?
北上资金“出逃”
作为引领市场上涨的重要力量之一,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出,对市场情绪的影响不言而喻。数据显示,北上资金今日借道沪深股通净卖出49.6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52.52亿元,深股通则净流入2.8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从进入3月底后,北上资金流入速度开始趋缓,期间虽然也有不少交易日大幅净流入,但基本的都以净流出为主。
按月统计,北上资金4月净流出额高达179.97亿元,仅次于7月的净卖出规模。其中,沪股通净卖出60.52亿元,深股通净卖出1指数审议结果将于5月13日欧洲中部夏令时晚11点也即北京时间5月14日早5点,在公布。MSCI届时将在公布新纳入和剔除的个股名单。此番指数审议结果将在5月28日收盘后生效。
对此,相关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估值调整到位,5月可能迎来所谓的外资抢筹窗口期。原因在于:首先,A股企业盈利已经触底、经济企稳,而不少新兴市场和美股仍在盈利下修的阶段中;其次,MSCI今年按计划分三个阶段将A股在新兴市场指数纳入因子从5%增加至12月起,深股通资金净流入环比增速显着大于沪股通,资金的流入结构的边际变化暗示着外资的偏好也出现了边际变化。加码步伐上,北上资金也在逐渐向中小盘倾斜。
科创板开闸临近
科创板开闸时间渐近,从近期科创板基金募集情况可以看出,市场对科创板充满了期待,因此科创板开闸之后,相关公司的估值或将水涨船高。
广发证券此前分析指出,科创板为硬科技、负盈利、AB、红筹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旨在以“增量”促“存量”改革,对自主可控事业、资本市场布局具备深远的战略和战术价值。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硬科技直融通道延展。
科创板旨在以“增量”促“存量”改革,加快推进科创板落地有三方面重要意义:
1、对一级市场而言,科创板为PE/VC扩充融退渠道,有利于引导“硬科技”理念,加强一二级市场联动;
2、对二级市场而言,科创板引入长线增量资金,强化价值理念,“倒逼”创业板改变盈利估值匹配性价比不高的生态;
3、对科创企业而言,科创板为硬科技、负盈利、AB、红筹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有利于促进中概股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