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今日A股十大券商机构观点汇总(2022年9月19日)
A股三大指数16日集体大跌,沪指跌2.3%,深证成指跌2.3%,创业板指跌2.34%、本周累计跌超7%。成交额持续低迷,行业板块普跌,证券、煤炭、房地产板块领跌。
从七月初以来,A股表现整体偏低迷,近期跌幅有所扩大。我们认为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来看,海外市场波动较大波及中国A股及港股市场,投资者担心海外通胀较有韧性,货币紧缩可能需要继续保持节奏才能有效控制通胀,但过快紧缩也可能给经济增长带来压力;近期美联储加息预期再度走升,人民币离岸、在岸汇率均突破“7”关口,也引发了投资者的较高关注;与此同时,地缘局势紧张下全球的能源供应、美国近期出台的部分产业法案也带来相关领域的预期变化;从内部来看,中国增长数据在此前的宽松政策支持之下虽有一定起色,但整体仍偏弱。8月经济数据整体略超预期,但房地产市场依然较为低迷;疫情反复之下消费趋势仍较为疲弱,此前作为亮点的出口增速近月也有所下行,市场担心中国增长仍面临压力。
2)中信证券:博弈依旧剧烈,右侧仍需等待
9月以来,海外快速加息预期持续升温,贸易争端扰动密集出现,增量资金有限,持仓结构失衡,激烈预期博弈加剧市场波动,当前市场状况优于4月,存在左侧配置机会,但最稳妥的右侧入场时机预计还在10月份。从近期扰动因素来看,美国通胀超预期引发快速加息预期升温,并加剧短期人民币汇率波动,贸易相关摩擦频繁出现,引发投资者对外需稳定性的担忧。从股票市场流动性来看,增量资金流入继续放缓,存量资金仓位仍保持中高水平,持仓结构依旧失衡,“热切冷”仍在进行中,基于预期的博弈交易持续活跃,加剧市场波动。从市场节奏上来看,当前市场整体估值合理,绝对吸引力略逊于2018年末,存在左侧配置机会,但我们认为在10月份经济、政策、盈利预期明朗,同时外部地缘扰动因素落地后,右侧入场更为稳妥。配置上,建议坚定“热切冷”,重心继续转向部分前期偏冷门行业。
3)华西策略:“快跌”阶段已过耐心静待企稳
快速下跌阶段已过,耐心静待市场企稳。近期市场增量资金入市动能不足,存量博弈特征明显。在面临地缘事件、人民币汇率波动、海外流动性紧缩担忧等因素时,市场情绪面对利空信息反应敏感。经历短期快速调整后,市场性价比重新显现,从估值、风险溢价等指标来看,当前A股安全边际较足。快跌后无需过于悲观,国内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环境对A股形成有利支撑。预计后续A股指数“向上有天花板,向下有支撑”为主要特征,建议耐心静待市场逐步企稳。配置上均衡为主,聚焦“3”条配置主线)受益于“因城施策”政策持续放松的:地产等;2)高景气度的:新能源、新能源车上下游产业链等;3)后续疫情防控将进一步优化,估值存在修复的板块,如:白酒等。
4)海通策略:本轮调整已步入尾声价值搭台成长唱戏
①经历7月5日以来的调整,A股估值已接近4月底,基本面比当时好,市场已经反转,新低概率小。②借鉴前五次市场底部反转的进二退一形态,本轮调整已经步入尾声。即便走势很弱的2018、2011、2008年,年内也有两波机会。③从景气对比和稳增长政策力度分析,风格难大变,市场企稳路径可能是价值搭台成长唱戏。
5)中信建投:内需与自主可控是重要投资线索
近期一系列事件加剧市场对于地缘政治形势的关注,我们认为,一方面,内需正在筑底,另一方面“大安全”是重要中期投资线索,包括:产业链安全、国防安全、科技信息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最后,我们认为,对于第四季度旺季仍有景气向好预期的新能源领域优质公司,值得逢低加仓。重点行业:军工、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农业、食品饮料、地产、储能、风电、光伏等板块机会。
6)天风证券:金融安全再上新台阶 数字货币有望成为战略支撑
本币份额提升路线图确定,金融安全重要性再上一个新台阶;建设自主的跨境支付系统成为关键,CIPS系统建设前景广阔;深圳政策红利有望释放,长期看数字人民币有望成为重要支撑。我们认为受益于政策端持续利好,CIPS与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体系的建设推广有望持续加速。建议关注两类机会:1)参与国内CIPS系统建设及跨境支付合作的公司;2)参与海外银行IT系统建设的公司:如参与了东南亚多家银行系统建设的长亮科技、宇信科技、四方精创,有望受益于CIPS与数字人民币结算系统接入银行带来的业务增量。
7)西部策略:国庆节前保持谨慎关注自主可控方向
从历史经验来看,过去10年国庆长假前A股市场往往出现市场流动性收紧,成交量萎缩的格局,同时市场面临调整风险,直到节后风险释放后市场情绪才出现明显回暖,投资者节前仍需保持谨慎。关注成交萎缩带来的市场负向反馈。国庆长假前市场情绪偏向谨慎,成交量或有进一步收缩压力。对于流动性较为敏感的高估值板块仍然需要关注预期扭转后的负向反馈。价值板块估值切换行情有望出现在三季报公布后。从本质上来讲,市场对估值切换进行交易的是业绩切换到次年而腾挪出的估值提升空间,其交易逻辑需要同时满足盈利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两个条件。而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整体经济复苏偏弱,叠加疫情散点式反复,对于中期经济预期仍然造成一定扰动,后续价值股的切换仍然需要保持耐心。
8)兴证策略:10月下旬“新半军”或开启新一轮上行
从空间上看,当前“新半军”估值和拥挤度已回落至历史较低水平。估值层面,“新半军”多数子行业均处于历史较低分位。拥挤度层面,5、6月份的显著上涨使得“新半军”拥挤度一度接近历史高位。但在经历7、8月的震荡、分化后,“新半军”拥挤度整体已降至中等偏低水位,部分细分行业拥挤度更已到达历史低位。从时间上看,10月下旬也是海内外不确定性逐渐消退的节点。市场有望脱离“惊弓之鸟”的状态,并从当前的避险模式回归到聚焦景气、基本面审美的模式中。此外,领先指标同样指向“新半军”10月下旬开启新一轮上行。分析师预期修正强度指标是我们独家构建的“新半军”择时的“秘密武器”,可以领先80个交易日判断“新半军”股价的拐点。这一指标曾精准预测4月底“新半军”的反转。而当前,指标指向“新半军”10月下旬开启新一轮上行。
9)广发策略:回调后如何平衡价值与成长?
维持指数“形似慎思笃行、而神不似”的判断,四季度“水到渠成”行情可期。
A股表观“盈利底”已确认,中报超预期之下全年A股盈利预测较上半年的悲观预期有所上修,形成分子端的支撑;
海外难以持续演绎“紧缩交易”,在经济读数和通胀读数的交织下,四季度再度向“衰退交易”切换,距离海外终结加息的拐点较上半年更近;
国内仍处于“宽货币+类资产荒”格局,权益市场持续下行的风险不大。
维持8月末以来的风格建议,继续平衡价值与成长风格。
“宽货币+弱信用”对小盘有利,而近期地产、基建表征的传统稳增长宽信用政策线索增多;
信用利差和小盘表现负相关,而近期信用利差已自2010年以来历史低位震荡上行;
价值板块与大盘股的赔率指标均在较极限位置,赔率合意叠加上述胜率的预期转变促发风格均衡;
基金配置已有所切换。稳增长政策再度“松绑”带来价值板块胜率改善,建议继续平衡价值与成长风格配置,部分行业的估值已较20年3月新冠疫情前更低,可重点关注相关行业景气预期方面的积极变化。
10)国泰君安:核心围绕“科技制造”和“能源保供”
经济预期下修,风险偏好下降,存量博弈的格局下,投资风格将更强调确定性,核心围绕“科技制造”和“能源保供”,聚焦关键技术核心攻关与能源安全。推荐:1)政策供给与发展势能确定性更高的科技制造:军工/半导体/光伏/风电/通信/机械。2)聚集能源保供,掘金“源网荷储”:火电/电网信息化/储能。3)实物资产: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