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热点

党建赋能 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时间:2022-09-29 14:55

  9月19日,时值初秋,但走进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军屯乡丰泽农业园的一座座“智慧暖棚”,新鲜的瓜果蔬菜令人感到“四季不分”。淡白色的绿宝甜瓜直径已有十多厘米,半个月后即可上市;黄瓜秧已有一米多高,一周后也可采摘;青青的苦瓜从茂密的枝桠间不时“露脸”,俨然处于采摘旺季……“随着温室大棚、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我们的大棚实现了数字化、量产化,‘四季如夏’的果蔬种植让我们省劲不少,效益也高。”汶上县军屯乡丰泽农业园经理刘爱菊说道。

  汶上县军屯乡丰泽农业园位于军屯乡李家集村,占地2000余亩,其中建设大棚51座,并建设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温室,应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立体栽培等技术,是集无公害种植、养殖、科普、观赏、体验、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园区成立之初,军屯乡李家集村党支部积极响应号召,整合各类资源,以产业兴旺为抓手,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模式,利用合作社为承接,重点发展产业带动型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村民、企业联动发展。

  “除整地耽误几天,大棚几乎没有闲置过,里面一年四季都能种蔬菜瓜果,我们根据土壤和日照条件等特点,培育了仙丹黄瓜、白茄子、粉红贝贝番茄、香蕉西葫芦等特色蔬菜,每到节假日都有大批游客前来观光采摘,体验农业新科技。”刘爱菊说道。丰泽农业园成立以来吸纳周边村居群众到园区务工,去年人均务工年收入已达2.5万元。特色果蔬种植已成为军屯乡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

  据了解,特色果蔬规模化种植只是军屯乡乡村振兴背景下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一个缩影。为进一步扩大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带动全乡群众创收致富,军屯乡充分利用区域条件,挖掘文化资源,定位省级美丽乡村军屯乡北杨庄村,在乡村振兴大力推进中,以实现生态和效益双赢为目标,聚力生态林果种植和乡村旅游结合发展模式,打响生态林果采摘乡村旅游品牌,将农村基层党建与乡村产业发展有机融合,调动群众积极性,走出了一条“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乡村游”的致富路。“我们抢抓农旅融合发展机遇,全力打造以生态林果种植为抓手,以大汶河文化为底蕴,发展乡村旅游,致力于建设生态绿色、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最美家园。”军屯乡北杨庄村党支部书记武建说道。目前,北杨庄村通过整合农户土地,联合经济能人,种植山药200多亩,经营西瓜种植大棚20多亩,樱桃园30多亩,核桃园260多亩,村民每年每亩地收入1700多元,村集体每年每亩地收入100多元,集体纯收入每年平均30多万元。

  “户外采摘具有很强的时令性,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益,我们村党支部围绕做大做好吃住游,通过开设农家乐、开发高端民宿、举办采摘节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拉长产业链,盘活农村经济,拓宽增收渠道。”武建说道。近年来,军屯乡以大汶河沿岸村居为试点,瞅准发展机遇,强化村党支部班子建设,着力大汶河农业生态观光带旅游项目,持续优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河道清淤、河堤硬化,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农厕改造、美丽庭院,改善民生工程建设;微型景观、餐饮住宿,合理调整村庄功能布局建设。环境整洁、美景相随、乡风文明,让乡村既有风景可看,又有文化可品,还有产业发展。同时,以点带面,促进“党建+”效益提升,合作社规模进一步扩大,集体经济收入成倍增长,林果种植户、农家乐,特别是引导村民利用闲置房屋开发高端民宿等收入也比以前翻了一番,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合作社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道路。

  下一步,军屯乡将继续发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用,组织小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加入,统筹运用下派第一书记资金,探索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让农民享受合作社分红,实现“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有地不种地、收益靠分红”的发展模式,为推动乡村振兴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