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再过五到十年,房价有可能再涨一波令人难忘的
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和1992年的“南方谈话”为标志的长期政策所制造的人口红利和城镇化建设;
以1998年的住房市场化改革和2003年的国有土地拍卖入市为标志的中期政策所创造的土地财政模式;
以上这些阶段都催生了一波又一波的房价上升态势,使房地产成为十万亿级超大型市场的同时,还成为国内大类资产价格锚定以及主权货币价值配置的“定海神针”。
根据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我国采取结汇制度,就势必通过灵活的货币政策来配置资产,但如此一来就会使金融市场无法反映其真实的价值,由此存在巨大的金融风险,急需通过去杠杆的手段将其化解。
然而纵观历史的经验教训,诸如19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或是1991年的日本住房投资泡沫危机的情况皆不可取,剩下的唯一办法就是让房价长期横盘,再通过提高以非金融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尤甚的全社会的薪资待遇水平来消化房价上涨的压力。
3、房地产作为我国十万亿级别的巨型市场,其价格的反映必将外化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反馈,且必然成为衡量劳动生产价值的不二标准。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房地产市场对民众的作用早已从单纯的刚需消费彻底转化为价值投资,其对国家的作用也从早期赋予其与金融挂钩的属性以进行间接融资,再到如今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制定形成巨大的势能效应,若想让它长期横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牵扯到多方利益之间的博弈。
短期的金融政策即行政方面势必趋于收紧,由于房地产市场对货币流动性的依赖极强,但又考虑到如同2020大疫之年的全球降息潮对大类资产及其市场具有巨大的负面影响,故而往后十年里全球各央行的货币政策一定趋于紧缩,货币流动性大为减小,基于房地产市场的强货币属性,必然对其资产价格的上涨极为不利;
中期的土地财政模式也因房地产呈现出较高的资产泡沫而难以为继,国家对制造产业转型及产能升级的需要必须依靠改善信贷货币制度、金融市场制度以使货币流动性趋于实体经济而非以房地产为主的资本市场;
长期的人口结构变化诸如劳动力人口增长放缓、老龄化和少子化愈发严重,都会打压房地产市场的利润增长空间,泡沫不足以被支撑起来,也就无法仅凭横盘房价的方式以解决。
行业结构受地域或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分化得愈发明显,譬如金融政策造成的市场割裂反倒会强化房地产泡沫的刚性,信贷政策造成的地域分化也会使房地产市场出现结构性泡沫,以及人口政策的积极与否将决定房价的走势。
综合来看,房价总体处于长期横盘的同时,一线城市等人口长期流入的部分地区,其房价呈温和上涨,且依旧是大类资产得以锚定价值的风向标。
然而由于房地产市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势能太大,尤其是到了现在这个节骨眼,其消极影响是呈指数级被放大的,如若社会观念和投资偏好没有转换,则根本无法达成对其去杠杆以化解风险的目的。
综上所述,短期的金融政策即行政方面势必趋于收紧,必然对房地产作为资产价格的上涨极为不利;中期的土地财政模式也因房地产呈现出较高的资产泡沫而难以为继;长期的人口结构变化诸如劳动力人口增长放缓、老龄化和少子化愈发严重,都会打压房地产市场的利润增长空间,泡沫不足以被支撑起来。
行业结构受地域或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分化得愈发明显,反倒会强化房地产泡沫的刚性,信贷政策造成的地域分化也会使房地产市场出现结构性泡沫,以及人口政策的积极与否将决定房价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