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快讯

究竟 谁会成为下一个“澄星股份”?

时间:2022-10-01 09:19

  一、大盘回顾:低量低波动

  在昨日的奇迹日后,今天的整体行情就是5个字:低量低波动;截至收盘,沪指收跌0.16%,深指收跌0.28%;两市成交量为3524.42亿元。高潮过后,不是回调,而是降低波动,释放出的信号其实并不算差。

  今日盘面的最大看点就是情绪修复,特征就是高度板相继出炉,以及连扳个股数量的增加。

  数据显示,全天共计12只个股连板;其中,澄星股份5连板、天目药业的4连板,3个3连板、以及7个2连板,中间没有断层。

  很显然,市场的情绪正在慢慢修复。

  这里要强调的是,倘若情绪能够回暖,随着赚钱效应的开启,增量资金依旧会入场。

  当然,今日情绪的延续性还得观察,毕竟,连板个股几乎都是各自为战,没有突出的板块效应,不排除是场内资金故意做局。

  二、今日热点:维生素,A股“涨价风”下的又一个品种

  近期A股市场刮起一股“涨价风”,5连板的澄星股份正是受益于黄磷涨价,而今天要聊的,也正是一个正在疯狂涨价的板块——维生素。

  主题库显示,今日维生素板块逆势大涨3.08%,位列今日涨幅板块的第3位;板块个股更是全线收涨,涨幅最大的是兄弟科技,涨5.65%。

  事实上,7月5日那天,维生素板块就曾有过一次爆发,当时金达威还曾成功封板。

  从下图的板块走势和金达威的个股走势来看,冲高后并没有回落的迹象,而是横盘整理,显然场内都有资金支撑。

  从今日的板块资金流向上看,主力资金净流入1.13亿元,入场意愿较强,后市值得重视。

  三、后市展望:价格涨不停,VE有望成为下一个“黄磷”

  上文提到,这一波维生素行情受益于产品的涨价,那就先来看几条涨价消息。

  那么,促使这一波维生素涨价的原因又是什么?有巨头停产的原因,有原料涨价的原因,更有行业整合的原因。

  1、巴斯夫、天新药业两大巨头相继停产

  在维生素的行情中,巨头停产的看点年年有,今年也照例没有缺席。

  6月初,国际巨头维生素巨头巴斯夫宣布,因冷却装置问题导致VA1产品停产;近日最新调查情况公布,表示预期无法在既定的9-10月检修期前修复,因此11月前预计都无法恢复生产。

  7月11日,据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报道,国内维生素B1巨头天新药业计划7月还多了配合。

  7月9日,新和成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维生素生产保持满负荷运行,维生素A近期受供给侧影响价格预计会有所波动,目前没有扩产计划;随着市场供应集中度的提升,维生素E的价格也脱离底部上行。

  这一唱一搭,逻辑满分。

  2、行业整合显现,重视VE,有望成为下一个“黄磷”

  如果说停产的套路已经司空见惯,那今年的一个新看点,即行业整合的现象就得重视。

  今年1月初,ST冠福全资子公司能特科技和帝斯曼签订《框架协议》,约定将维生素E及中间体业务部分股权以现金出售方式转让给帝斯曼;6月,ST冠福临时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出售维生素E资产的议案。

  若交割完成后,全球维生素行业格局将变成帝斯曼-能特科技、巴斯夫、浙江医药、新和成和吉林北沙五家市场主体。

  通常来说,行业一旦开始整合,就意味着行业拐点也不远了;毕竟,随着行业集中的提升,竞争格局将改善,寡头之间也有望形成价格默契。

  果不其然。

  7月15日,帝斯曼大幅上调维生素E报价,幅度达20%;与此同时,维生素E的重要中间体间甲酚的进口价格在二季度也出现大幅上涨。

  一个是借着停产提价,一个是凭着话语权提价,看似同样的套路,背后的意义却截然不同;所以,要说在这一波维生素涨价潮中最应该重视那个小品种,VE当仁不让。

  最后再给条干货信息,在所有上市公司中,浙江医药和新和成两家公司均拥有0吨的维生素E油产能,属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