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周期品种乍暖还寒 风格轮动料将持续
11月26日,周期品种全面回调,申万一级行业中,钢铁、采掘、建筑材料跌幅依次为2.82%、1.末结账效应的逆向操作思路,市场资金从上周开始增加了周期股的配置并同时抛售消费科技股。
对此,有市场人士表示,考虑到两市成交量没有有效放大,故可以理解为存量博弈下的风格轮动,这有别于下半年指数牛市时放量拉升周期权重股的操作思路。A股博弈型资金仍然较多,可以一周前看好消费科技而一周后快速看空,因此更多体现为资金的驱动,特别是有明显增量资金而产生的多因素共振。
“短期钢铁等板块的上涨更多是明年春季躁动的预演。”该人士指出,从风格轮动的催化剂角度看,展望明年初,基建的反弹和春季流动性躁动的规律,使得资金更偏好有主题驱动的泛基建股。
有别于上述市场人士观点,国泰君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这波周期股行情有三大驱动逻辑,且正被市场验证。第一,货币政策不断宽松可期。11月5日就是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发令枪,核心CPI的疲弱以及PPI的下行已经引起了决策层的关注。第二,财政政策发力在即,财政资金杠杆更高。一季度将是财政发力的窗口。第三,房地产竣工预计持续修复。竣工开始进入修复通道,10月地产竣工单月增速海外增量资金规模有望大约2885亿-3847亿元。”该机构认为,MSCI扩容带来的外资流入只是海外增量资金的其中一部分,也只是影响外资流入的因素之一,国内资本市场改革以及A股在全球市场的配置价值才是外资长期持续流入的关键。
具体看,一方面,未来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仍将不断加快和深化,这些改革和对外开放措施将是推动MSCI暂缓扩容期间外资持续流入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横向与纵向比较,当前A股具有较高性价比,有助于吸引外资流入。
国盛证券策略团队也持有类似观点,其研报表示:“MSCI扩容与否对外资流入规模不构成显着影响,外资入场仍在初级阶段,明年大概率仍将维持险资、社保养老、年金等也将带来,兴业证券表示,市场是以中枢逐步震荡抬升为主,把握结构性机会。在国家重视、居民配置、机构配置、全球配置等“四重奏”指引下,真正属于中国的权益时代有望正式开启。
龙头股仍存趋势行情
,有哪些机会值得关注?
东方证券策略研究指出,股市依然会呈现较为明显的结构性行情,龙头股的趋势不会结束,而成长股的趋势则渐渐兴起,全年结构性机会可期。风格上可以仍坚持“抱定”龙头股思路:龙头股的业绩虽会降速,但不失速,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净资产收益率同样可以保持在较高水平。由于龙头股收益率预期,甚至不排除过高估值导致回调的可能性。
在具体的配置思路上,东方证券表示,行业层面建议配置关注:一,5G建设应用加速下的电子、通信、传媒;二,计算机板块;三,消费细分领域龙头;四,低估值板块将会有阶段性估值修复机会;此外主题上建议关注新能源车产业链及半导体装备板块。
张玉龙表示,从性价比角度来看,低估值、高分红的传统周期行业龙头公司仍然值得者配置。从产业升级来看,5G+工业互联网是布局的核心方向,除了电子、计算机等科技行业外,中游的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也值得关注,建议者重点关注行业景气逐步改善的机器人、AI、AR/VR等行业。
证券表示,短期结构选择上,建议围绕中期能够进攻的方向展开,重点关注5G硬件端高景气,5G应用端乐观预期脉冲式发酵,资本市场改革以及特斯拉产业链的机会,继续看好春季躁动的“顺周期”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