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快讯

茅台首次开盘跌停!六大看点透视A股变化

时间:2022-09-11 04:31

  今日,跌停,白酒股集体暴跌。

  与此同时,一组有关白酒与上证指数见底的关联数据在坊间迅速流传。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历史经验看,强势股补跌,是市场调整近尾声的最后一环。

  也有分析认为,当下龙头消费股不再具有过去攻守兼备的属性,“满仓龙头消费股、躺着赢世界”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被誉为A股神话的贵州茅台,上一次跌停还是5年前的9月2日。

  昨晚,贵州茅台三季报让市场“大跌眼镜”——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仅增长2.71%,创下第四季度来最低增速。

  今日,受三季度业绩不及预期影响,贵州茅台开盘跌停,股价创一年新低,跌破600元大关,报549.09元/股。

  截至中午收盘,贵州茅台尚有约7.36万手卖单封在跌停板,市值半日蒸发766亿元。

  受此拖累,今日白酒股集体暴跌。贵州茅台伊力特、五粮液、古井贡酒、顺鑫农业等8股跌停。

  据统计,近5个交易日,A股白酒板块总市值已缩水超3400亿元。

  看点一:近百家基金踩雷 外资融资客未能幸免

  贵州茅台向来受机构青睐。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共有95家基金公司重仓持有贵州茅台5176.99万股,以目前最新股价549.09元/股计算,持股市值284.26亿元。其中,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重仓贵州茅台,分别持股893.75万股和742.87万股。

  盘面显示,贵州茅台股价10月以来跌幅累计达24.78%,以三季度贵州茅台均价689.22元/股测算,在基金10月未减仓的前提下,预计基金持有市值10月来缩水了近73亿元。

  北上资金、外资也不幸踩雷。

  据数据,截至三季度末,贵州茅台前十大股东中陆股通、证金公司和GIC PRIVATE LIMITED分别较之前增持了股份。

  此外,截至三季度末,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一组合新增持贵州茅台262.99万股,成为新晋第十大股东。以三季度茅台均价689.22/股元测算,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一组合三季度末持有市值约18.13亿元,至今日午盘累计缩水3.69亿元。

  同样逆向加仓却遭遇“收割”的,还有融资客。

  数据显示,9月28日,融资余额为62.51亿元,至10月28日融资余额为70.84亿元,增加8.33亿元,增幅13.33%。

  看点二:

  曾经白马 业绩大逊预期

  10月28日晚间,贵州茅台公布了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2.42亿元,同比增长23.07%;净利润247.34亿元,同比增长23.77%;每股收益第四季度来最低增速,也远远低于今年第二季度45%和41%的增速。

  已有券商开始下调茅台的盈利预测。

  预计,茅台的收入分别达到734.27亿元、757.04亿元和903.58亿元。

  此外,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等13家白酒公司均公布了三季报——三季度业绩增速放缓,成为白酒行业关键词。

  对此,华泰证券认为,在消费市场整体疲弱、消费者消费意愿趋向谨慎的背景下,作为高端消费代表的茅台酒,其市场需求增速呈现放缓的趋势。

  中银国际研报认为,这一轮白酒的调整与的白酒周期明显不同。

  目前来看,贵州茅台季报收入低于预期,但情况较为特殊:一方面,去年同期基数过高;另一方面,茅台9月主动控制发货节奏、稳定价格,预收款回升。

  次高端白酒三季报业绩放缓,包括汾酒、水井坊、酒鬼酒等。原因在于:一方面,渠道扩张的难度加大。随着各个空白区域渠道布局的完成,进一步放缓。行业走势是公司业绩放缓的主要原因:三季度厨电行业处在继续探底的通道中,第三方数据显示三季度油烟机线下增长低位徘徊、线上增速进一步放缓。

  涪陵榨菜虽然三季报业绩依然靓丽,但其三季度单季营收放缓。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5亿元,同比增长25.94%;实现净利润5.2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2.16%;不过,第三季度收入增速下降至11%。对此,国泰君安认为,涪陵榨菜三季度收入增速放缓主要是今年上半年部分经销商库存水平较高、三季度消化渠道库存导致,但公司盈利能力延续高位运行,三季度公司净利率达历史最高水平。

  看点四:

  基金三季度减仓消费

  海通证券统计显示,截至10月25日,2294只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以及灵活配置型基金中,2114只已披露三季报,披露率为92.2%。以此数据为样本可见,基金仓位整体上升,但行业配置上出现了“加金融减消费”的迹象。

  统计显示,三季度基金重仓股中,大消费类行业市值持有占比,较二季度大幅下降3.9个百分点至43.6%。其中家电、医药和白酒占比下降明显,食品占比上升最多:家电市值持有占比环比下降2.5个百分点至5.5%,是三季度降幅最大的行业,目前依旧高于以来的均值4.5%;医药占比环比下降2个百分点至13.7%,是三季度降幅第二大的行业,目前依旧高于以来的均值12.7%;白酒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9%;食品占比上升0.7个百分点至4.6%,创以来新高。

  看点五:

  龙头消费股何去何从

  贵州茅台在沪深两市权重股中名列前茅,一向作为市场价值的标杆而存在,其罕见跌停给市场信心带来一定冲击,沪深两市随之回落,创业板则表现相对抗跌,风格切换似乎已见端倪。

  半夏李蓓表示,对于可选高端消费品而言,消费跟财富效应有很大的关系。到从一、二线到三、四线逐渐蔓延开来的房价上涨,给了中等收入阶层比较强的财富效应,至少是心理的财富效应。对于茅台这样的高端可选消费品的刺激较强。

  李蓓认为,当下龙头消费股票不再具有过去的攻守兼备的属性,“满仓龙头消费股、躺着赢世界”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其原因在于:

  第一,大部分行业的洗牌已经完成,主导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大幅提高,抢占其它企业市场份额的空间大大缩小。

  第二,随着杠杆的提高,居民消费意愿与资产价格的相关度大幅提高,居民收入可用于消费部分的波动性大幅提高,居民消费的波动性大幅提高。

  看点六:

  强势股补跌 市场即将见底?

  就在白酒股大跌之际,一组有关白酒与上证指数见底的关联数据在坊间流传开来:

  5月,交通运输、白酒补跌,6月6日上证指数迎来998点的市场底;

  7月农林牧渔、白酒、医药股补跌,10月沪指迎来1664点的市场底;

  11月白酒、电子股补跌,12月沪指迎来5月的贵州茅台、万华化学补跌,12月同仁堂、洋河股份补跌,11月的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歌尔股份补跌。

  为什么会出现“强势股补跌”?

  广发证券戴康团队指出:首先,在市场震荡趋弱的背景下,机构者往往倾向于“先调仓、后降仓”;其次,经济后周期的稳健品种可以短暂成为博弈资金的“避风港”,但后周期行业的业绩下行压力凸显引发担忧;第三,宏观经济政策出现更加明确信号,强势股的“确定性溢价”下降。

  那么,“补跌”是不是“最后一跌”?“补跌”是不是意味风格切换?

  戴康团队认为,“强势股补跌”是市场放下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而进入真正的降仓防御期,是市场悲观情绪出清的后半程,因此,从历史经验看,此时距离市场的阶段性底部往往不远。“强势股补跌”会打破市场原有运行风格特征,防御策略的思路将从行业属性转化为真实的安全边际,因此短期市场风格多会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