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快讯

新疆福海:“阿尔达模式”让矛盾调解更有温度

时间:2022-09-08 21:54

  “有了这个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真好,来了一次烦心事就解决了。”“我的事,拖了几年一直未解决,我也反反复复找了乡里、县里,找了好多遍,谁知,几年没调解成功的纠纷,在这里一天就化解了。”当事人王女士激动地说。

  是什么样的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让老百姓赞不绝口,9月8日,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新疆福海县阿尔达乡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一探究竟。

  走进阿尔达乡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大厅,工作人员看到来人,立刻热情得迎了上来,“同志,请问您要办什么事?”环顾大厅,窗明几净,干净整洁,给人特别温馨的感觉。大厅一旁是工作人员正在公共法律服务一体机上帮助来访的群众查询法律文书,一旁是桌椅、沙发,几个人正围坐在一个圆桌上喝茶聊天,大厅墙壁上挂满了群众送来的锦旗。上前一问,原来是矛调中心“老支书说事点”负责人程新院正在调解一起矛盾纠纷。

  阿尔达乡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处于干河子片区,由干河子一、二、三村组成,现有人口674户1808人,占全乡总人口的62%,因该片区毗邻城郊,土地资源较少,生产资料不足,约80%的村民均依靠外出零散务工来维持生计,季节性流动人口较多,片区内劳务争议、邻里矛盾、家庭婚恋等矛盾纠纷总量较大。由于该片区距离乡政府驻地较远,群众往返两地不仅会带来诸多不便,更不利于及时有效的化解矛盾。为此,本着以民为本的理念,该乡经过反复论证后最终将矛调中心选址设置在了人口相对集中的干河子片区。

  为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积极融入福海县“四级四调四对接”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工作体系,深入践行“小事吹哨子、大事响喇叭、矛盾不上交、风险不外溢”的“乌伦古经验”,全心全意地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据介绍,乡党委、政府积极筹措资金65万元,于2022年5月初建成500平方米的阿尔达乡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自投入运行以来,已接待来访群众86人次,共受理矛盾纠纷56起,化解各类纠纷隐患53起,调处化解率94.64%,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短短几个月,就收到了这么好的效果,到底有哪些工作诀窍?“咱们常说法律条文是冰冷的,但调解是有温度的,由于阿尔达乡是全地区唯一的一个汉族乡,情况比较特殊,在日常调解过程当中,我们始终秉承热情接访,以法为据,以理为准,以情为本,巧妙地将情、理、法有机结合,用真心和耐心化解矛盾,让每一位走进矛调中心的老百姓都满意而归。”程新院一句道破工作诀窍。

  为了达到“调解一起纠纷、宣传一次法律、教育一方群众”的良好效果,矛调中心在二楼设置法治宣传大教室。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逢九必讲”“法治基层行”“法律大讲堂”等相关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有计划、有重点、分批次、常态化在此开展乡村“法律明白人”等方面人才培养工作,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结构优、用得上的乡村普法教育和法律援助队伍。

  以理为准,为民排忧解难。在调解过程中,矛调中心始终践行“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一张笑脸”,平复和舒缓矛盾双方的情绪,满腔热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化解矛盾纠纷,贵在及时、迅速,普及法律常识,化解‘心结’,给当事人讲清道理,让当事人心情顺畅,生活和工作才能回归正常。”程新院说。

  ​

  阿尔达乡党委书记李大荣说:“矛调中心的建设,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法律宣讲等有机结合,通过打造化解矛盾纠纷的‘终点站’,全面提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和科学高效的风险防范服务,确保群众的各类困难诉求和矛盾纠纷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化解,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风险不外溢,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基层生根开花,惠及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