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快讯

市值腰斩、股价暴跌 这些曾经的“明星”集体凉

时间:2022-09-08 19:29

  在经历了风光的之后,中概股们今年的日子有些不太好过。

  BAT中的腾讯控股的股价自年内高点暴跌38%;市值蒸发了28%;阿里巴巴的股价则同样跌去了28.6%。此外,搜狐、迅雷、微博、唯品会、搜狗等曾经备受追捧的明星中概股,市值从高点腰斩的比比皆是。

  从近期QDII基金的操作情况来看,基金经理们也同时选择“用脚投票”以规避风险,中概股们这回难道真的集体“凉凉”了?

  “股王”腾讯怎么了?

  10月8日,港股“股王”腾讯在不断试探300港元的底部后,终于在市场无情的抛压下放弃了抵抗,这也是其自7月以来首次跌回300港元以内。截至10月9日收盘,腾讯控股较今年1月创下的年内高点475.6港元,已下跌38%。

  腾讯股价暴跌的背后,则是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合计净卖出腾讯控股达180亿港元。

  历史数据显示,腾讯控股自上市以来涨幅超过400倍,更是在“王者荣耀”游戏的助推下,大幅上涨114%。对于今年以来股价持续走弱的原因,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宏观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公司构架调整,以及游戏新政均对其形成了不利影响。

  “腾讯控股的基本面还是很好的,包括广告业务也符合预期。但是政策对游戏业务的影响太大,比如‘吃鸡’游戏的用户量很大,但始终没有获得版号难以商业化,所以利润受到了很大影响。加上政府对游戏总量进行调整,都对公司形成了负面影响。”沪上一位QDII基金经理坦言。

  上述基金经理还表示,“我们前面已经将腾讯的买入成本降低,现在跌到了这个价位也一直在关注,短期内对于游戏税的传闻还是有所担忧,不敢贸然加仓,不过等到游戏业务相对明朗后应该会重新买入。”

  也于近期发布研报称,对腾讯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但是腾讯的流量基础、商业模式和产品储备都没有受到实质性破坏。游戏业务的减速主要是政策影响导致,网络、音乐、支付等业务的强劲增长均能让人看到腾讯的活力。

   QDII暂时规避中概股

  除了腾讯控股之外,BAT中的阿里巴巴和也在艰难度日。美东时间周一,阿里巴巴收于151.14美元,股价较今年6月初创下的高点211.7美元,回落28.6%;同样较年内高点下跌28%。

  相较于三大科技巨头,其他中概股的情况更为惨淡。搜狐、迅雷、趣店、唯品会、京东、搜狗、微博等股票今年以来的跌幅均超过30%。其中,搜狐、迅雷、唯品会的市值已从年内高点腰斩。

  实际上,早在今年二季度,多只QDII基金的基金经理便对中概股进行了减仓操作。例如,汇添富全球互联混合将腾讯控股的持股量由一季度末的6.62万股减至二季度末的6.32万股;华夏移动互联混合减持腾讯控股7000股;鹏华港美互联股票基金减持阿里巴巴9000股。

  “中概股中有一些纳斯达克100指数的成分股,今年以来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2%,但、阿里等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却大幅跑输指数。”华南一位QDII基金经理表示。

  在他看来,各家公司股价走势疲弱,除了受到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主要还是基于其各自存在的问题。

  比如,受到监管机构冻结网络游戏版号备案等政策影响,腾讯财报表明游戏业务增速放缓,一些游戏被监管下架,一些主流游戏数据下滑;

  原CEO陆奇辞职后,国际者对AI战略是否可以延续有所疑虑,从而影响其股价表现;

  阿里巴巴则是因为新零售的推广导致其营销费用较大,蚂蚁金服虽然在收入端增长很快,但由于打价格战,利润边际有所下滑。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今年的情况较为糟糕,但当利空因素被彻底消化后,中概股尤其是部分科技巨头,终究会进入一个真正的底部阶段,其未来表现仍值得期待。

  招商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监兼招商资管总经理白海峰认为,中国经济目前面临内外部压力,但刺激政策传导效果值得期待,比如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比例提高,就主要利好海外中概TMT。

  他表示,近期“ABC”一词频频在各类科技大会上出现。所谓“ABC”,是指A、B、C为代表的产业趋势和技术革命。这是继PC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后的又一波产业升级,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比起欧美,以BAT为首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云化的起步较晚,但增速较快,而且中国市场的深度和阔度都好于美国。预计间我国云计算市场CAGR为27.6%,势头强劲且确定,因此我们谨慎看好以TMT龙头为首的云战略升级布局。”白海峰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