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上市公司风险分类亟待施行
■股市建言
■祝祥学
本周是惊心动魄与沸沸扬扬的一周。在历经2个月之久的高位震荡后,大小指数终于扛不住而破位暴跌。
究其根源,其实也可以称作是一项新生事物诞生后的阵痛,这个新生事物就是深交所率先实行的创业板注册制。
A 股长期来的历史事实证明,每一轮改革都起到了推进资本市场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重大作用,也成就了很多直接受益者,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次阵痛,都让一批底层中小者受到了伤害。比如股票退市、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基于保护者为出发点的熔断机制等。所以说,即便是央视财经提出“建立适度的做空机制”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笔者在此也不得不呼吁,改革的步子千万不要一下子迈得太大了。今年的改革举措已够多够广够深了,市场的承受力太弱,无法一下子全盘接收和消化。每出炉一项,无论改革举措多么先进,对未来的发展多么有意义,但就中短期来说,者都会交出“学费”的,这个代价是昂贵的。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广大中小者缺乏教育,不是“合格者”,就应该将资金交给合格的专业机构去打理。这句话确实没有毛病,但正是这种观点蒙蔽了一些人的思维,从而人为地对标西方国家的“机构化”。我国是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勤俭持家、库有余粮才是民之根本,即使现在,老百姓已开始将财产实行综合配置,但要完全交给别人打理,至少老中青这三代人是不愿意的。看看那只倍受争议的的人结构吧:深交所数据显示,天山生物在8月24日至9月3日涨幅严重异常期间共成交41.50亿元,其中获自然人买入 40.26 亿元,占比97.01%;机构者买入占比仅为2.99%。
尽管深交所随后称,“发现有些交易可能涉嫌新型股价操纵行为”,这意味着上述41.50亿元资金里,可能会有分散账户的操纵行为资金。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此大量的占比高达97%系自然人所为,这意味着我国的者依然靠中小者活跃着市场交易。
深交所的风险分类管理值得点赞。8月30日,深交所制定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风险分类管理办法》。当然,这个办法是否借鉴银行业在涨幅来看,上证指数涨幅仍达到近7%,创业板指数涨幅也达到了41%。这个涨幅是很可观的,意味着我国经济的见底回升行稳致远。经过9月上旬的这段回落,中下旬有望探底回升。因此,我们更应该向前看,对资本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此时,个股的急速回落,实为修正今年大小盘指数年内涨幅过大与世界经济的基本面弱化间的背离,所以,这一波急跌,真正的白马价值大蓝筹与掌握核心科技的成长性科技公司,又将陆续呈现出绝佳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