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快讯

江苏睢宁邱集镇4个村奖励优秀学子

时间:2022-09-02 21:24

  连日来,江苏省睢宁县邱集镇仝海村、鲍楼村、王楼村、高楼村通过“四议两公开”把“孩子上大学村里发奖励”,写入村规民约,激励和培养新一代农村优秀学子,弘扬读书尚学之风,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为各村今年考上大学本科的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助力村里的优秀学子扬帆起航、逐梦青春。

  8月24日,仝海村热闹非凡、锣鼓喧天,村党支部为10名被大学录取的学子分别发放2000—3000元奖学金,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奉献社会。会上,仝海村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朱芮萱给同村学弟学妹发来贺信:前程似锦,未来可期,寄语家乡:日新月异,繁荣富强。

  据了解,2014年,仝海村两名学子被高等院校录取。为鼓励更多的仝海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村两委研究决定设立“仝海奖学金”,嘉奖本村当年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新生,考取一本奖励2000元,考取二本奖励1000元,促进仝海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到2022年,仝海村“孩子上大学,村里发奖励”这个优良传统已经延续了9年,并且写入村规民约。2022年度李子晗、邱畅、王晶晶等10名大学本科新生分别领到了2000元至3000元的奖学金。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我们的出发点是激励仝海村的莘莘学子奋发学习、立志成才,落脚点是学成之后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家乡。9年来,我们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2021年,仝海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我们将一直延续奖励优秀学子这个优良传统,以坚实的集体经济基础,实现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的良性循环。”仝海村党总支书记朱贤君目光坚定地说。

  2016年,仝海村成立睢宁慧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式农业,“仝海村”牌大米畅销大江南北。2018年,仝海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村固定资产超过千万元。“仝海奖学金”的设立,激发了仝海学子发奋学习的热情,考取高等院校的学生逐年增多,9年来,仝海村共有63名学生从小乡村走入高等学府。“设立奖学金的那一年,我和姐姐才上小学三年级,看到村里为考上大学的哥哥姐姐戴上大红花、颁发奖学金,特别是看到朱芮萱姐姐考取清华大学,我们很敬佩,暗暗发誓,要好好学习,也考上大学。”领到村里发放的奖学金,被南京医科大学录取的黄杰和被西安工业大学录取的姐姐黄亚男倍感自豪,“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姐妹俩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今天终于梦想成真了。朱芮萱姐姐的榜样力量和祝福寄语让我们对未来大学生活充满希望。”

  8月26日,鲍楼村党支部为11名被大学录取的学子发放500元奖学金,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奉献社会。

  鲍楼村有1262户5626人,可耕地面积10000亩,一直是省定经济薄弱村,这几年村两委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土地流转、人居环境整治出来的荒地、汪塘重新转租、给淘宝家具厂提供场地等多种措施创收。

  在村党总支书记高建看来,乡村要振兴,教育要先行。今年,鲍楼村“四议两公开”后,将奖励考取本科大学生纳入了村规民约。“奖金虽不多,但其意义重大!”高建动情地说,“只有教育发展了,村里的孩子有出息了,他们才会反哺家乡,鲍楼村未来发展就有希望,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8月29日,王楼村党支部为3名被大学录取的学子发放1000-2000元奖学金。高楼村党支部预计在9月4日为2名被大学录取的学子发放奖学金。

  王楼村有475户2035人,耕地3250亩,流转2199.7亩。有村集体合作社流转土地156亩,主要种植小麦、水稻。有3家淘宝家具厂和1个电子厂,村集体年收入近70万元。高楼村有432户2080人,村里的8000平方米的厂房出租给一家具厂,年租金50万元,加上村集体农机租赁、废弃学校转租等,村集体年收入70多万元。

  “我们都在向仝海村学习,比学赶超,不但要比经济、比文明乡风,更要比学风,乡村振兴,首先是人才振兴,仝海村比我们先行一步,我们要追赶、超越。”王楼村党支部书记高峰在村“两委”会议信心满满地说。

  “奋勇争先,加油!”“未来可期,必胜!”……一声声铿锵有力的“未来”宣言,拉开了王楼村3名新大学生挑战未来的序幕。

  邱集镇4个村奖励优秀学子是邱集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一个缩影。邱集镇党委书记刘林威表示,该镇一直秉承着“教育兴村、扶志扶智”的理念,大力践行重视教育、培育人才的各项优良举措,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工作“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