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快讯

安徽肥西迈入“标准地”时代

时间:2022-08-19 15:29

  2020年12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省开发区“标准地”改革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全省“标准地”改革工作正式启动。作为工业强县,一年多来,肥西县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学习对标沪苏浙、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肥西经开区率先推进“标准地”改革为抓手,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破解投资项目审批难题,实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有机统一,实现“全域标准地”,为先进制造业“破茧蝶变”提供有力支撑。

  为企业发展提速,打造“全域标准地”。从投资协议签订到项目立项、开工建设,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汽车零部件智能工厂项目仅用3个月时间,“快”的背后,离不开“标准地”改革成效,企业真正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标准地”是指在完成区域能评、规划环评等区域评估的基础上,带着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容积率等指标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

  2021年3月,合肥市印发《合肥市加快推进开发区“标准地”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肥西县随即全面启动“标准地”改革工作,4月,肥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印发肥西县加快推进“标准地”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12月,肥西县自规局牵头出台《关于印发肥西县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实施细则的通知》。

  2021年4月,肥西经开区在新港南区、新型片区、紫云湖片区三个区域共计21.31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区域评估工作。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评估、文物保护评价、气候可行性论证等9项区域性评估,制定“标准地”控制指标体系,促进“标准地”出让落地。

  针对项目建设时间长、流程多、办证难的问题,肥西经开区积极落实“拿地即开工”改革,明确产业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容积率、亩均税收、产值能耗等标准,有效地提高了工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实现了审批时限再压缩、企业成本再节约、企业投资再省心。

  2022年,肥西经开区完成了大众、大昌等8个项目共630.8亩“标准地”出让,同时,华霆动力、世林照明、一汽富晟、派能科技等正在挂牌公告。截至目前,肥西全县“标准地”地块共13宗,总面积达1172.98亩。

  让等待变超前,企业实现“拿地即开工”。以项目建设为主战场,以最强保障、最实作风、最快速度,推动项目尽早建成投产,是肥西经开区一贯的目标,也是持续的行动。

  围绕企业开工需求,肥西经开区提前介入,落实“局长服务员”制度,突出点餐式“代办”,让“等待服务”变“超前服务”,倒排时间表紧逼项目进度,确保实现“拿地即开工”,为企业赢得领跑先机。

  大昌科技项目相关负责人坦言,“标准地”改革大大节省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时间,让“拿地即开工”落地见效。自4月份项目开工建设至今,大昌项目主体联合厂房冲压车间已经封顶,电泳厂房、多层厂房和试验中心一层结构完成。“‘保安全、控质量、抢进度’,在肥西县和肥西经开区的支持下,我们目前正在齐心协力建设,确保在2022年11月份完工投入试生产,2023年项目投产实现产值效益。”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如果把一块普通的国有建设用地比作“生地”,那么“加持”以上各种指标后的国有建设用地就是一块“熟地”,而这个“加持”的过程,就是政府为企业服务和企业按指标建设生产的过程。

  失去宝贵的时间,有可能失去宝贵的项目。“过去是‘项目等地’,企业签约项目后,需要自己跑前跑后办理相关手续,企业拿地后到办理不动产证至少需要半个多月时间,既费时又耗力。推出‘标准地’改革后,我们提前介入,为企业帮办领办,各部门在审批环节全力提速,实现‘拿地即拿证’,大大缩减了企业开工建设审批时间,为项目尽快落地争取了时间。”肥西经开区国土分局局长张军介绍道。

  接下来,肥西经开区将对新增产业类项目4平方公里区域启动区域性评估,确保产业类项目供地做到100%标准地供应。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园区“腾笼换鸟”。连日持续高温炙烤大地,但在大众一汽平台零部件安徽有限公司合肥工厂项目的建设步伐并没有因此而放缓,工地上热火朝天、一派繁忙。

  大众一汽平台项目占地60亩,从2021年11月签约,随后完成土地挂牌,今年3月初实现开工,7月底厂房主体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管道安装及装饰装修工作,企业方对肥西提供的服务、执行的速度十分满意。

  “过去我们在外地建厂办理土地手续周期需要180天,手续办理相对滞后,全部办理完往往需要6个月以上,现在我们仅用了1个多月时间,整个过程中政府企业有效互动,局长服务员、审批代办员贴身服务,带着我们去办理各种手续,给我们节约了很多时间,‘标准地’改革让我们感受到了肥西速度。”大众一汽平台零部件安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梁洪魁感慨道。

  “2021年,肥西经开区圆满完成按照‘标准地’方式出让的产业用地不低于新增产业用地的20%的改革目标。2022年,省市要求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用地要实现100%按照‘标准地’方式出让。截至目前,除3个工业地产项目外,肥西经开区工业用地全部以‘标准地’方式出让。”肥西县发改委行政审批科科长吴超介绍道。

  “标准地”改革,既撬动了肥西县招商项目的优化,也撬动了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又撬动了企业的高质量转型。而这块带着“标准”出让的土地,更是让企业享受到了“放管服效”改革的红利,感受到了“有为政府”的真作为。

  改革无止境,服务无极限。肥西县将围绕新能源汽车全链条、高端智能制造、大健康“三大战新产业集群”进一步深化拓展“标准地”改革,推动园区“腾笼换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项目建设“加速跑”,全力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