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光伏需求最短板,四季度缺口或更大,行业未来
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EVA产量约78万吨,由于国产化率的提升和海外EVA供需紧张,今年1-5月份国内EVA进口量为44.3万吨,同比下滑13%。国信证券预计全年国内EVA产量153万吨,进口100万吨,全年国内供给量243万吨;按照全年光伏235GW装机预测,全年EVA需求量在258万吨左右,其中光伏级需求120万吨。全年缺口15万吨,预计Q4缺口更大,EVA价格有望超预期上涨。国信证券指出,2022-2024年按照235/300/360GW新增装机测算,对于EVA需求分别为120/150/180万吨,在全球能源短缺背景下,需求端仍有较大超预期可能性。2025年全球光伏料需求量可达200万吨以上,高端光伏料供需紧张格局进一步加剧,2年内EVA行业仍然处于高景气周期,看好EVA价格未来中长期的继续上涨。
上市公司中,东方盛虹EVA年产能30万吨,约占国内总产能的20.38%,其中光伏级EVA年产能超20万吨,约占全球光伏级EVA产量28%。宝丰能源表示,公司三期项包含25万吨/年的EVA,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其中煤制甲醇项目计划于2022年末具备投料试车条件,烯烃和EVA将于2023年投产。
行情逆转,这一产品下游7成需求绑定光伏行业
行业数据显示,8月9日光伏级三氯氢硅市场价格行情逆转,在下游多晶硅大厂检修即将结束之际,光伏级三氯氢硅市场价格上调1000元/吨,价格约在2.0万元/吨,环比上涨了5.26%。
三氯氢硅是重要的化工基础材料,多晶硅料新产能投运、正常生产过程都需要三氯氢硅,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增长,光伏多晶硅已占三氯氢硅6-7成需求,其余主要为硅烷偶联剂等原有市场。2022年,国内新增硅料产能约45万吨,硅料产量增加及新投运硅料所带来的三氯氢硅增量需求超10万吨,2023年已公布的硅料扩产量更大,招商证券估算增量需求理论上也超10万吨。同时,三氯氢硅在硅烷偶联剂传统市场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国内三氯氢硅产能近几年维持稳定,当前总体产能近60万吨,考虑到投运进度以及实际开工率,今明两年国内三氯氢硅总供给量超过50、65万吨。招商证券分析指出,今年到明年上半年,三氯氢硅供需格局仍然偏紧或紧平衡,今年下半年可能还存在阶段性供应缺口。外供比例高、投产节奏快的公司将直接获益;而另一方面,三氯氢硅自供的硅料/有机硅企业可能通过终端产品受益。
上市公司中,新安股份目前有三氯氢硅产能6.5万吨,除部分自用生产功能性硅烷产品外,约有4万吨用于外销,大部分可产光伏级产品,公司开化特种有机硅新基地规划有6万吨三氯氢硅的产能。三孚股份表示,年产5万吨三氯氢硅项目目前进展顺利,预计于本季度投产,此外,公司又规划了“年产7.22万吨三氯氢硅扩建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6个月。宏柏新材现有年产5万吨工业级三氯氢硅,第二套年产5万吨三氯氢硅装置预计2022年第3季度投产,可对外出售光伏级三氯氢硅产品。
美国芯片法案正式落地,海外各国豪掷重金加码芯片制造
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该项立法包括对美国芯片行业给予超过520亿美元的补贴,用于鼓励在半导体芯片制造,其中还包括价值约24亿美元的芯片工厂的投资税收抵免,以及支持对芯片领域的持续研究。
根据Boston Consulting数据,在芯片设计领域,美国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70%,而对比之下,2020年美国半导体制造业领域的市场份额仅为12%,较1990年的37%下降了25%,严重依赖海外晶圆代工厂的制造能力。美国半导体协会会长John Neuffer认为,这种下降主要是全球竞争对手的政府提供了大量制造激励措施,使美国在吸引新的半导体制造设施或晶圆厂建设方面处于竞争劣势所致。国融证券分析指出,在晶圆厂产能投建中,投资占比最大的是设备购置,约占80%左右,国内晶圆厂持续扩产将极大促进半导体设备需求。目前,国内厂商已在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CMP设备、清洗设备等领域实现28nm及以上制程方面相继取得突破,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国内晶圆厂扩产所带来的需求增加以及设备本土化进程。
上市公司中,劲拓股份半导体热工设备主要是用于芯片的先进封装制造等生产环节的热处理设备,半导体芯片封装炉及Wafer Bumping焊接设备等半导体热工设备的应用领域涵盖Chiplet领域的Bumping回流等封装工艺环节。精测电子表示,目前在半导体前道检测方面成就显著,研发的膜厚/OCD量测设备、电子束量测设备基本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已进入广州粤芯、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等知名半导体厂商。华峰测控是国内最大的半导体测试系统本土供应商,新产品STS8300已经获得了诸多优质客户的订单并已经取得一定的装机量。
从“0”到“1000”,这个锂电池后周期行业,潜在市场空间或超千亿
从多家从事动力电池再生利用的企业提供的数据看,目前锂回收率已超过90%。有预测称,到2050年,依靠锂资源的回收就可以满足动力电池储能行业对锂盐的需求,进而形成锂资源自足内循环和零新开采的局面。
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机已超530GWh,废旧电池规模较大且增长较快,所面临的环保压力和废旧电池所蕴含的经济效益每年都在快速提升,电池回收势在必行。动力电池回收作为锂电池后周期行业,需求有望受产业链景气传导而逐年走高,天风证券预计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总退役量有望达到380.3GWh,2021-2030年十年CAGR高达48.9%,未来有望呈现指数式增长。从长视角来看,行业当下正处于长景气周期的起跑点。天风证券指出,中性预期下,预计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有望达758.4亿元,2021-2030年CAGR为58.1%,其中梯次利用市场规模313.5亿元,再生利用市场规模444.9亿元;乐观预期下,预计2030年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再生利用市场总规模则有望达到1048.9亿元。
上市公司中,天奇股份表示,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已具备年处理2万吨废旧锂电池的产能规模,公司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扩产技改项目正在建设中,该项目达产后,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整体处理规模由年处理2万吨废旧锂电池提升至年处理5万吨。旺能环境表示,目前上市公司的锂电池循环再生业务是通过子公司立鑫新材料实现,目前已正式投产。 公司计划在下半年启动立鑫二期项目的建设,项目规划对应镍钴锰提纯量7500金吨/年,碳酸锂2800吨/年。建成之后立鑫项目产能为年处理5万三元电池。光华科技一千吨磷酸铁锂的回收线年第四季度量产,公司锂电池回收处理项目的原料主要有两类:汽车退役电池和电池厂生产的残次品。
央国企46个光伏项目共16GW组件完成招标,原材料供应放量价格有望见顶
6月20日-7月20日在光伏组件招中标市场上,约16.06GW光伏组件采购项目定标,与上个统计周期相比,定标均价大幅上涨至1.988元/W。中广核、中核、三峡、中国电建、中煤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央企以及水发能源、广东能源、京能集团等地方企业合计46个招标项目定标。隆基、晶澳、晶科、天合、一道新能、正泰太阳能等企业均有中标。
中泰证券曾彪指出,三季度末多晶硅供应有望放量,产业链价格见顶信号明确,对产品价格更为敏感的集中式电站将逐步启动接棒,光伏景气度将持续。太平洋证券刘强认为,近期美国政策变动,装机需求加速期提前到来,美国市场2022/2023年装机需求有望超30/50GW。拥有海外一体化产能的企业将抢先受益,同时户储市场增速有望超预期。
公司方面,清源股份主营光伏支架的研发、生产,产品已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连续十一年澳洲屋顶光伏市场占有率第一,公司拥有厦门与天津两大生产基地;鹿山新材的光伏电池封装胶膜产品包括透明EVA胶膜、白色EVA胶膜、POE胶膜等市场主流产品,产品获得松下、晶科、比亚迪等知名客户的认可;日出东方的光伏业务主要为分布式户用光伏和分布式工商业光伏业务,公司已中标灌南县整县分布式光伏项目,公司已建立覆盖欧盟、美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营销网络。
军工产业链需求持续增长,围绕产能释放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
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于8月9日发布《XX摩托艇建造订购项目》的中标公告,根据中标公告信息显示,江龙船艇为上述项目的中标候选人之一。此次中标总金额约1.1亿元,占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的16%。江龙船艇主营公务执法船艇、旅游休闲船艇、特种作业船艇等产品,公司具备装备承制单位资格条件,具备小型水面战斗舰艇、辅助舰艇的生产、修理、技术服务资格。
东北证券王凤华指出,在十四五期间全军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受到地缘政治因素刺激,军工产业链需求持续增长,2022年高景气下产业链将持续围绕产能释放带来的营利双增展开。可关注实战需求旺盛、型号具备深度阶梯层次、批产节点到来的下游主机厂及分系统;护城河深、配套能力强、规模效应显现的中游配套及制造;舰船新型装备发展新趋势下的军工新科技。
公司方面,中无人机主营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主要产品为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已出口多个国家,2010-2020年翼龙系列无人机军贸出口订单累计数量位列中国第一;超卓航科主营定制化增材制造和机载设备维修业务,公司是中国空军装备部下属A、B基地级大修厂多型军机起落架大梁疲劳裂纹修复再制造的唯一供应商;广联航空主营航空工业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产品包括航空工装、航空零部件、无人机,承接航空工业下属主机制造厂和科研院所大部分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型号的航空工装研制。
新纪录!金石能源微晶异质结组件效率创世界纪录
据钧石能源官网,近日,福建金石能源有限公司发布了一款微晶异质结组件,经全球领先权威机构TUV北德测试认证,该款微晶异质结组件效率达到23.68%,创世界纪录!异质结是一种特殊的PN结,由非晶硅和晶体硅材料形成,是在晶体硅上沉积非晶硅薄膜,属于N型电池中的一种,它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具有转换效率高、工艺温度低、稳定性高、衰减率低、双面发电等优点,技术具有颠覆性。
中银国际李可伦分析指出,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迭创新高,产业化快速推进,成本下降路径清晰可行,性价比拐点到来后预计将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路线。国泰君安研报显示,目前国内外光伏厂商均在进行异质结扩产,各公司公告显示,全球异质结规划产能超过120GW。国外主要厂商梅耶博格、REC、VSUN分别规划产能5、4、2GW。而国内厂商,据全国光伏统计显示,2021年底HJT已建产能达到5.57GW,2022年待建产能4.8GW。
上市公司中,协鑫集成拥有异质结相关技术,在乐山计划投建的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主要规划为大尺寸高效电池片,覆盖PERC/Topcon/异质结等技术路线。慈星股份子公司中天控股的苏州市中辰昊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设备的研发、生产,其设备有用于华晟异质结项目。星帅尔拥有异质结电池片组件技术,旗下富乐新能源建设的“年产1GW光伏组件项目”可生产异质结组件。
河南:全面提升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目标到2025年全省5G基站累计达到20万个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稳住经济大盘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全面提升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开展“双千兆”建设,实现城市家庭千兆宽带、农村家庭百兆光纤、乡镇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5G网络全覆盖。推进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郑汴洛互联网国际专用通道等关键枢纽设施扩容升级。到2025年全省5G基站累计达到20万个,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总带宽达到2000G。
目前,我国建成5G基站近160万个,成为全球首个基于独立组网模式规模建设5G网络的国家。5G应用涵盖交通、医疗、教育、文旅等诸多生活领域,案例累计超过2万个。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化5G共建共享,力争全年新建开通5G基站60万个,总数超过200万个。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实施5G行业应用“十百千”工程,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上市公司中,武汉凡谷主要产品滤波器在5G基站内有大量使用,公司的主要客户是华为、爱立信、诺基亚等全球最主要的通信设备集成商。华正新材公司高频覆铜板是5G应用领域的基础材料之一,主要应用于5G基站设备及通信网络设备、数据中心设备、服务器等设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