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智驾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半导体、自动驾驶产
投资等,投后估值3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韦豪创芯也参与了爱芯元智的A+轮融资。智驾科技则是爱芯元智A+轮融资之后首次对外投资。
韦豪创芯总裁周思远在采访中表示,“在我们的整个布局里面,各个投资标的之间可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这个企业本身标的也比较好,那么我们会围绕它周边的标的,相当于提前去做一些整合的伏笔。”
在此之前,智驾科技于2021年11月获得了由德赛西威领投的3亿元B轮融资。德赛西威是国内汽车电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是中国首批汽车电子企业之一,目前公司业务包括智能座舱业务、智能驾驶业务、网联服务及其他业务。2020年,智驾科技获全球头部零部件供应商瑞立集团的战略投资。
8月8日,《科创板日报》致电智驾科技,以了解本次融资相关详情,但未获接听。
L2级自动驾驶进入爆发期
目前的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路线,分为渐进式和跨越式两种。特斯拉、蔚小理等走渐进式路线等较低层级的自动驾驶技术出发,希望逐步迭代至L4及以上的完全自动驾驶;Waymo、图森未来则选择跨越式路线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期望从零直接攻破自动驾驶障碍。
8月1日,在第九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国家工业和信息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2021年,我国L2级辅助驾驶乘用车新车市场的渗透率达到23.5%,今年上半年更是提升到了30%。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车用操作系统等创新技术实现突破,部分产品进入量产应用,全国已开放道路测试里程超过5000公里,发放测试牌照900余张,高等级智能网联汽车在特定场景和限定场景率先应用,开展规模化载人载物的测试示范。”此前亦有券商研报预测,该渗透率会在2024年达到30%左右。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国内新车L2级ADAS新车搭载上险量,为395.62万辆,同比上年同期增长77.65%。截至3月,2022年中国市场乘用车新车标配搭载L2级辅助驾驶上险量,为117.45万辆,同比增长68.77%,继续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据了解,2021年,智驾科技已经在2家自主品牌车型上实现L2级驾驶辅助系统量产,2022年预计面向更多乘用车品牌,实现L2+驾驶辅助系统量产。在今年上半年自动驾驶融资事件中,多家企业都明确拿出了L2级自动驾驶产品及量产目标。
6月6日,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研发商MINIEYE获凯辉基金领投,蔚来资本子基金金宁基金、申万宏源跟投8亿元D3轮融资, 拿下本轮融资之后,MINIEYE表示其主要任务是保障L2++项目的量产交付。
3月28日,纵目科技和所托瑞安先后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二者核心产品皆为L2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其中,纵目科技此次融资为E轮,融资总额超10亿元。所托瑞安为B轮融资,融资总额超13亿人民币,由平安资本战略领投,嘉实、河南投资集团等机构跟投。
此外,行业内还有Momenta、轻舟智能、文远知行等曾专注于L4 自动驾驶的公司,开始做 L2 级别的前装量产。2021年,Momenta完成两轮融资,累计金额超10亿美元,投资方涵盖了多家头部车企,如上汽、通用、丰田、奔驰等,还有博世这样的国际Tier 1巨头,并接连拿到多个智能驾驶量产项目。
但关于L2级辅助驾驶向更高级自动驾驶的量产过渡,有业内人士表示,两者最大的区别是,L3级可实现驾驶员操控方向盘时脱手脱眼,而这是量产车现行政策法规所不允许的,因此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的渗透率提升,可能会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