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快讯

厚植发展沃土 安居乐业幸福长

时间:2022-08-10 19:52

  清晨的长江,碧水似锦。江畔的滨江路,晨练的市民陆续而来,打太极、抽陀螺、练嗓子,音乐声、欢笑声交织,其乐融融。

  近年来,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着力营造生生不息的改革创新环境、开明开放的对外合作环境、便民利民的幸福生活环境和高质高效的工作运行环境,努力让“幸福江阳”更有温度、更具质感,推动“人城境业”融合发展,不断为“一体”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千人访万企 暖心解难题

  近日,江阳区为50家企业集中兑换2021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1095万元。许多企业不仅得到了资金上的奖励,也振奋了精神,激发了真抓实干、创新发展的热情。而这,只是江阳区营造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良好环境的一个缩影。

  企业兴则城市兴,企业强则城市强。今年以来,江阳区深入开展“千人访万企·暖心解难题”大走访活动,全区3000多名机关干部通过“区领导重点走、区级部门普遍走、街镇全覆盖走”的方式,深入14728家市场主体,摸清企业真实情况,为企业“送政策、问需求、解难题、助发展”,帮助市场主体解难题、渡难关、增信心,收集反映事项5122个,已解决1025个,协调帮助融资185.45亿元。

  此外,为了让新兴产业在江阳区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泸州市政府为江阳区提供了3亿元的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江阳区辖区内重点企业培育、重要产业重点园区建设发展等,引领带动实现重大项目平稳落地、重点企业升规入统和重要产业加快发展。另外,对江阳区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市重点项目管理,在资金支持、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要素方面给予倾斜。

  多管齐下,环环相扣,江阳区将惠企政策落到实处,沉在关键点,用温暖且细心的“手掌”牵着企业,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实,走得自信。

  产业链招商 引得凤凰来

  江阳区不仅是泸州的江阳区,还是四川、全国的江阳区。在江南科技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四川金淼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车间里机器声轰鸣不止,新增的10条LCD切割生产线条LED贴片生产线已经投入使用,镀膜科技正在抓紧安装和调试机器设备。

  江阳区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开放大战略大格局,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通过“线上线下合力招、整合资源借力招、点片结合发力招”的方式招大引强。主动克服疫情影响,探索开展“屏对屏”“邮寄签”等招商签约方式。深入开展“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主动对接乡伴文旅集团、域上和美集团等企业来江考察,与三亚众慧、东莞裕同、杭州智库云科技等知名企业成功签约,苏州一川、邯郸丛台酒业等公司落户江阳。2021年来,累计新招引项目落地5亿元以上项目21个,到位市外国内资金203.5亿。

  江阳区围绕“三年巩固升位次”的阶段目标,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宜宾——泸州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等重大战略机遇,谋划实施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项目,积极向上对接,争取更多好项目、优项目挤进国省计划盘子,加快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同时,为保障江阳区对外招商引资顺利进行,泸州市每年组织1次以上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与江阳区重大项目对接,支持江阳区符合基金投向、要求的项目获得基金支持;支持江阳区设立特色产业基金,引导撬动更多资本支持江阳区产业发展。

  服务惠民生 提升幸福感

  红彤彤的高粱、翠绿欲滴的蔬菜、肉质鲜美的鱼虾、清香的李子和桂圆、“抿甜”的耙耙柑、紫红发亮的葡萄、金灿灿的油菜和黄桃,这些色彩缤纷的农业产品,就是通滩镇为了助农增收而创建的“七色+”党建品牌。“七色+”党建品牌不仅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还带动了现代农业发展。

  百姓是天,民生为大。江阳区着力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加快建设泸州高中附属学校等,支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精准提供养老、住房、育幼等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着力提供人性化城市服务,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通过理念、手段、模式创新,加强“数字城管”建设和“街长制”网格化管理,打造“智慧物业小区”,助力泸州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公园在城中 城在公园里

  在生态环境上,江阳区借鉴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理念,着力打造长江、沱江绿色生态廊道,探索城市公园提升改造试点,推动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近年来,江阳公园、渔子溪湿地公园、张坝桂圆林景区等“天然氧吧”成为市民们出行放松的首选。这些生态公园在保留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不仅维持了生态平衡、调节小地区气候,还为居民们提供了散步、周末休闲的新选择。同时,江阳区狠抓污染防治和节能降碳,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蝉联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作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区的“新成员”,江阳区将聚力投资驱动、产业赋能、营城创新,为经济、民生、生态注入新动力,在“全国百强”中争先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