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快讯

环保行业最新市场研究(2月24日)

时间:2022-08-10 13:48

  2. 2 月 26 日,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周年记。

  3. 开展 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的 18 个督查组 2 月 15 日已全部进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18 个城市。截至 16 日,督查组共督导检查 137 个部门和企业,发现问题 33 个。

  评论

  “ 京津冀一体化” 三周年之际, 政策加码,环境治理将是 京津冀的重点工作之一: 2 月是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周年的月份。同时 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到期年,目前来看环保任务艰巨, 治理行动将急剧加速。 12 月 30 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提出: 到 ,京津冀地区 PM2.5 年平均浓度要控制在 73 微克/立方米左右。 虽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有改善, PM2.5 平均浓度比 下降幅度均超 30%,超过“大气十条”的要求。但是京津冀地区冬季雾霾频发, 引起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倒逼政府将治理工作落到实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有望近期落地,执行范围以及执行力度或超预期。

  以冬季重污染天气治理为重点, 京津冀区域将推行错峰生产。环保部部长提出, 京津冀区域要以冬季重污染天气治理为重点。我们认为在提及的六大措施之下,环保工作将更加细分, 目标指向性更强。 京津冀区域将推行工业企业错峰生产,以减少冬季重污染天气影响。冬季处于采暖季, 由于燃煤导致污染排放量增加 30%左右,但采暖是刚需, 因此为让出环境容量, 京津冀区域将推行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同时《 征求意见稿》或指出水泥、铸造及砖瓦窑等行业冬季采暖季全部实施错峰生产,具体体现在 冬季 AQI 持续“爆表”的区域采取产能限产 50%,电解铝厂限产 30%以上,氧化铝企业限产 50%左右,部分农药企业冬季取暖季将全部停产。

  地方两会有望将环保作为重要议题。 我们认为,全国两会将大概率聚焦民生,大气污染及雾霾治理将成为热点议题。 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终期考核之年,政府将背水一战。政府已密集出台相关细分领域的十三五规划,如 11 月印发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也首次剑指大气污染防治,提出量化指标。 治霾限产,环保督查趋严,问责力度加码。 3 月 3 日和 3 月 5 日在北京将召开两会,京津冀部分钢厂已经收到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的环保限产指令,为保“两会”蓝天白云。 另外近期环保部督查组进驻京津冀 18 个城市,检查力度和执行力度空前。可见政府对大气质量的高度重视, 短期环境监测和治理的需要提升。

  环保治理成为去产能的主要手段,看好网络化监测和非电领域超净排放。 供给侧改革、 高耗能行业去产能的背景下, 我们认为 1) 处理非电行业超净排放的公司有望受益。推荐清新环境: 公司专注于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近期受益煤电超净排放技改市场再扩容及独享的技术优势,治霾龙头地位凸显; 同时率先通过石化烟气治理迈入潜力大的非电治理行业。 推荐雪浪环境: 公司在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细分领域具有优势, 丰富的项目经验和突出的市场品牌保证公司订单充沛。 2) 网格化监测将充分受益于京津冀环保治理推行,同时“ 2+26”城市考核临近治理提速, 关注河北地区环境监测和 VOCs 治理标的先河环保。

  两会的来临叠加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加速推进将共同加强各方对环保的核查力度,利好环保企业,推荐清新环境;先河环保;雪浪环境. 同时建议关注京津冀地区的环保企业,如碧水源、高能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