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7月港股整体下行 机构:8月呈现震荡行情 推荐
科技业估值回调幅度较大。此外疫情最严峻期间已经过去,从业绩复苏周期来看,预计头部互联网平台公司有望在2022H2迎来业绩提振,尤其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电商、本地生活、广告业务以及受益于版号恢复发放的游戏业务等,有望迎来阶段性复苏与反弹。
二:关注疫情过后消费复苏相关行业
社零,拥堵延时指数数据改善明显。6月份社零总额同比值为3.1%,较4、5月份的-11.1%、-6.7%有较大改善。其中,6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减少4%,较4、5月份超过20%的跌幅已有明显改善,处于反弹期间,未来仍有上升空间。从周频拥堵延时指数来看,北京、上海在上一轮疫情过后逐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一线城市拥堵延时指数基本至常态水平。7月18日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提出“进一步优化我国旅游休闲环境,完善相关公共服务体系”等有利于线下旅游的复苏。
疫情缓解使得消费者的生活半径增加,有利于在线出行、餐饮、酒店、旅游、航空等线下类消费复苏;而疫情过后经济复苏也会增加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有利于众多消费行业的好转。
三:关注新能源、医药等景气赛道
看好“双碳”政策下的新能源、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医疗健康等赛道的长期表现,建议布局有竞争力的个股。
“双碳”政策:新能源消费端:关注上游技术壁垒高、产品可替代性弱、产能有保障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以及下游里核心技术领先、量产能力强的智能汽车制造商。新能源能源端:关注电网建设、储能系统领域拥有关键技术的企业;融资成本低且项目储备丰富的新能源基建建筑公司;扩张能力强、应收账款补贴占比低的新能源运营商。
高端制造:高端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军工等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相关的长期成长行业。
数字经济产业链:关注“东数西算”等基础设施建设、5G智能运营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板块优质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