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快讯

蔡兆雄:当好工程质量“把关人”

时间:2022-07-29 14:56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老技术骨干,为党工作,始终把广大烟农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烟农办好办成每一件实事作为工作目标。”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烟草专卖局烟叶生产管理股干部蔡兆雄始终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上、把烟农的冷暖放在心上,坚守初心、脚踏实地为烟农办实事,用真情、用行动为思茅区云仙乡大地烟水惠民工程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工程建设到哪里,质量安全就会实时跟踪到哪里,项目遇到什么难题,蔡兆雄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进行协调解决,为思茅区局烟叶生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做好工程质量“把关人”和问题解决“协调员”。

  低水高用,百年夙愿梦成真

  石旮旯里谋发展,澜沧江水山头来。普洱市思茅区云仙彝族乡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一直以来都存在缺水干旱、土地利用率低、产量不高、投入大回报小等问题。实现山头人用山脚水,是历代大芦山人的夙愿。因地理条件独特,多年来,当地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解决用水问题,但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和投入资金受限,无法建设骨干水利工程。2021年,在思茅区人民政府建设一期工程提灌站的基础上,经各级部门多方沟通、协调,整合力量、整合项目,认真做好规划、设计、评审、上报,争取配套了补贴资金1150多万元的二期烟水项目区工程,与一期工程协同发挥作用,工程建成,润泽云仙乡4个村委会34个村民小组,浇灌近5万亩耕地、2万多亩烟地。

  坚守初心,工程协调抓推进

  “用脚做学问”。这是蔡兆雄这名“老同志”用行动躬身践行的最美诠释,每每派驻到乡里蹲点,一住就是十几天,回城一趟,都是报告工程项目推进了几个村、水池开挖几个、浇灌好几个、管网铺设了几米……每一个字句都植根于他所亲历和见证的现实。“实”字当头,强化责任担当。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不折不扣把工程建设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准”字当先,明确任务目标。抢抓进度,统筹谋划,明确分工,细化目标,全力以赴督促施工方增加施工进场人员及施工设备,督促施工方做好施工建材足额及时到位保障工作,倒计时推进项目进度;“深”字落脚,形成工作合力。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攻坚,协调配合,严加监管,共同推进项目建设,严格规范工程工序、工程质量、材料质检及工程量签证,确保项目规范高效。从一开始大家都认为喀斯特地形地貌建烟水工程本身就困难重重,到项目启动建设,再到实施推进,整个过程也不算乐观,尽管开了不少推进会、现场会,经历了无数次的试水、验证、实施的反复过程,他始终保持一种清醒的镇定,虽然理论的坚持让表述显得冷硬而晦涩,但折射到行动上,却是有温度得多。

  扎根现场,奋战一线日工程竣工验收,历时280多天,思茅区云仙乡大地烟水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区级验收,作为思茅区局项目现场管理人员,蔡兆雄把自己“钉”在了施工现场上,用严谨的态度全力推进工程项目建设,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为确保圆满完成建设任务,他坚守施工一线,用脚步丈量管网铺设长度,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夜以继日协调解决在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获全胜不下火线,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真正让问题在一线得到解决。

  工程项目在推进过程中,或多或少遇到各类问题,老蔡却笑眯眯地说:“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人的问题,只要你们在,哪里都可以做乡村建设,这次挫折也是对我们的考验,任何事业都会有波折,无数次终止,无数次重启,遇到困难反而可以考验我们能不能继续坚持。关键的时候,我们要能冲得上、拿得下!当然,我们肯定是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情况下抢进度。”

  只要他在,大家就像吃了定心丸,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超强的协调管理能力,老蔡带领大家将不可能变成现实。项目建设主体相关人员常开玩笑说他是个“大救星”,关键时刻总能排解难题。如今,看着云仙彝乡人民喝上放心水,生产用上节约水,乡村引来幸福水,水支撑能力不断夯实,老蔡说起云仙乡烟水工程建成运行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