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快讯

江苏睢宁:挂职干部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时间:2022-07-24 23:25

  “村里来了一位戴着党徽的包片王镇长,多亏有他帮忙,通过法律途径追回了村里卖苗木的18万多元欠款,这给我们上了一堂法律课呀,我们要学法、懂法、用法……”近日,在江苏省睢宁县梁集镇梨园村党员学习会议上,76岁老党员张兆彩在发言中激动地说。

  2021年9月,徐州市委组织部选派机关干部赴乡镇挂职锻炼。徐州市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处四级主任科员王安敬被选派到睢宁县梁集镇挂职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教育、卫生工作,重点包片梁集镇梨园村。自到任的第一天起,就迅速进入角色,他表示:“作为一名挂职干部,不仅要身在基层,更要心在基层。实实在在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在乡村振兴的一线接受历练,砥砺成长。”

  梨园村是梁集镇最偏远的一个村,人口2459人,常住人口890人,耕地面积2385亩,徐洪河把村子一分为二,村民交通往来只靠一条小船。经过深入调研走访,王安敬结合2021年上半年徐州市委提级巡察梨园村发展实际,从转变发展思路、树立法治思维、关注民生工程、加强村“两委”班子队伍建设等方面,给梨园村注入“源头活水”,助力乡村振兴。

  带来新发展理念。2022年6月13日,一台无人播种机正在对收割完的麦茬地进行水稻播种,这是王安敬积极对接扬州大学院士团队,在梨园村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而项目开始时却不顺利,“拉倒吧!听说你在我们梨园村只呆1 年,最后亏的还是我们老百姓,折腾啥呀。”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还没等王安敬的想法说完,村里的“刘王头”就“噌”地一下站起来,连珠炮儿似地数落开来。王安敬意识到,转变村民的发展思路才是乡村振兴的根本。

  王安敬决定先转变村“两委”班子成员发展理念,5次带队前往扬州大学试验基地考察,了解扬州大学自主研发的开种沟、播种、施种肥、覆土镇压、开排水沟、化学除草等“九道工序”一体完成稻麦播种机先进性,决定先流转100亩土地做试验,“要相信科学,王镇长帮我们村对接上扬州大学院士团队,这是我们村发展现代农业的契机。我们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决定先做,损失是我们7人的,丰收了,是村集体的,村民有顾虑可以理解,但我们村的发展等不得的。”梨园村党总支书记刘欢在村“两委”班子会上统一思想。

  7月19日,王安敬和村民代表到田里检查水稻长势,同传统方式种植的水稻苗互相比较,大家一致认可试验效果不错。“大略算一下,使用无人播种机播种,我们每亩地先期能省200到300块钱。而根据扬州大学专家的测算,经过科学管理,平均每亩地可收获1400到1500斤水稻。综合统计下来,每亩地可增收500元左右。看这水稻长势,按我们几十年种地经验,丰产是没问题的。”刘欢高兴地说。下一步,梨园村拟在试点基础上扩大规模,带动种植大户改革种植方式,带动农户增收。

  让法治成为一种工作生活习惯。2020年梨园村仅凭口头协议就将价值22万余元的苗木卖出,还有18余万元账款始终未能收回。“找不到人,电话联系不上,没有书面合同,没有欠条,群众都怪我们工作失职,可卖树苗时,认为是熟人介绍,没问题,农村做买卖不都是这样的吗?”梨园村会计葛孝辉恼火地说。

  针对市委提级巡察反馈的村集体原先存在的“三资”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王安敬积极对接江苏智临律师事务所,开展“联合共建、联合服务,促进中心工作、促进队伍建设”的“双联双促”党建活动。邀请法律工作者开设法治讲堂,强化村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同时,帮助搜集梳理证据,以诉讼的方式帮助追回应收账款。7月8日,在魏集镇法庭进行庭外调解,双方签定还款协议,消息传回村里,村民议论纷纷:“要学法、懂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好法。”

  走村入户,倾听民声汇民智。“刘书记,我建议村集体合作社把赵庄组那块零星地流转过来种莲藕。”2021年秋收时,王安敬在赵庄组走访时发现这块30亩“零星地”全组82户每户都有,有的户仅二、三分地,收割后的秸秆就随意抛在地头,下雨之后堵塞沟渠,环境非常差,而且距离南水北调工程徐洪河距离近。

  王安敬在走访中,有群众建议种莲藕,他回到镇里向镇里农技专家请教,又到莲藕种植大村东联社区调研,决定建议梨园村集体合作社流转这块“零星地”,利用徐洪河优质水源种植高品质莲藕,预计每亩最低有3000元收益,现在莲藕长势良好,周边环境很美,空气甜润,王安敬经常和村民到这里赏莲。

  建强班子,打造“火车头”。王安敬到梁集镇挂职的第一天就向梁集镇党委书记薛生龙汇报工作想法。“作为包村片长,通过加强基层党建,把村党组织打造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为提高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他组织村干部到徐州泉山区奎山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学习,两委承诺制、坐班值班制度、党务村务公开制……在他的推动下,一系列加强基层党建的规章制度提上日程。村“两委”干部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的工作氛围越来越浓厚。每月10日的“党员活动日”,一些往常不爱参加活动的党员都积极参加。

  薛生龙说:“融入,是挂职干部的第一课。在王安敬身上,挂职干部融入乡村,是点燃乡村振兴的催化剂,从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干起,干到群众心坎上,干出团结一心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