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一套“五色衣”绣出多彩民族风情
云南省昌宁县一套“五色衣”不仅绣出了多彩民族风情,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宁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成就,实现了一次又一次新跨越,全县呈现出经济平稳运行、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在9月22日举办的“保山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昌宁专场上,中共昌宁县委书记杨斌斌介绍了昌宁这十年的发展与变化。他说,昌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昌宁区位独特、景色秀丽;昌宁生态优良、物种丰富;昌宁资源富集、物华天宝。大甸山遗址诉说着古哀牢国繁衍生息的传奇;右甸城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的足迹和赞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昌宁苗族服饰”,一套“五色衣”绣出多彩民族风情;这里还孕育了“埋头苦干、坚持到底”的“一根丝”精神,走出了王心良、王浩民等抗日革命先驱。
杨斌斌说:“这十年,我们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这十年,我们奋力推动发展,经济实力越来越强;这十年,我们努力建设田园城市,城乡环境越来越美;这十年,我们共同守护绿水青山,生态底色越来越靓;这十年,我们聚力突破瓶颈,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这十年,我们持续深化改革,内生动力越来越足;这十年,我们共建共治共享,社会越来越和谐;这十年,我们齐心干事创业,党的领导越来越有力。”
十年来,昌宁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57.91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83.19亿元,为2012年的3.16倍,年均增长10.34%。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40∶36.3∶23.7调整为2021年的33.5∶36.9∶29.6,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昌宁始终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千方百计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十年来,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02亿元。
杨斌斌表示,在新的赶考路上,昌宁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建设“滇西最美田园城市、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绿色硅材精深加工示范区、辐射滇西南重要交通要道”,奋力谱写千年茶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