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经济

直击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数字时代与元宇宙新赛道

时间:2022-09-14 23:48

  人工智能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历了多次起伏。当前,AI很难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体系或商业闭环存在,而是要与场景和行业深度结合,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在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人工智能的产业化之路,以及AI如何催化数字经济、元宇宙的落地,成为了业界专家们讨论的焦点。

  ▍与上海共建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全球销售总裁蔡英华在会上表示,阿里云将在上海持续加大研发和业务投入,联合各界伙伴在上海共建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未来随着阿里云华东智能算力中心的落成,将为上海产业发展提供更好支持。

  据介绍,上海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桥头堡,阿里云已深度参与其中。目前,阿里云通过云上的融合算力已服务上海9万余家企业机构,并参与到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的构建中。

  “一方面是服务好上海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在上海加大研发与业务投入也是我们的战略重点。”蔡英华说。

  在核心技术方面,阿里巴巴旗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在上海设立了研发团队,研发方向涵盖通用计算芯片、人工智能推理芯片、RISC-V处理器IP等全栈芯片产品,实现了芯片端到端设计链路全覆盖,帮助上海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高地。

  此外,阿里云创新中心在上海建设了4个创新基地,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多个方向,共引进近400个项目,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多个;通过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联手,在科技研发、智慧教育、人才培养、就业实践等多个方面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

  ▍产业AI推动数实融合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表示,目前,在生活服务领域和一些简单的产业场景,人工智能已经有大规模落地,但总体来说,人工智能在产业的实践还很浅层。

  “只有将人工智能大规模、系统性地融入产业链的全流程,打造产业AI,才能形成更领先的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联结、数智创新、生态融合的目标。京东的实践表明,围绕着供应链全流程来推动人工智能的应用,是推动产业AI更高效的方法。” 曹鹏说。

  曹鹏介绍,在零售场景,目前京东超85%的采购是由机器自动完成的。同时,京东运用运筹优化、深度学习等技术,将AI能力应用于各供应链场景,实现了千万级自营SKU在供需复杂场景下的精准预测、智能决策以及高效协同,帮助京东库存周转降至31.2天。

  在物流场景,京东物流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地狼仓内,拣货员与机器人“地狼”以人机CP”的模式提升拣货效率3倍以上。全国超25个城市的400余辆智能快递车,也成为京东供应链末端智能配送的重要支撑力量。

  服务方面,京东AI商品营销文案生成目前覆盖3000余个三级类目、累计生成超30亿字。京东智能客服可以自动化应答90%的服务咨询,是行业首个实现全流程协同处理的智能客服系统。

  基于未来供应链的思考,京东还提出了产业元宇宙的理念。元宇宙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也将对现有商业模式、产业形态带来新的机会。

  曹鹏认为,未来产业AI空间广阔,京东希望通过开放的理念服务产业,推广数实融合,共创产业增长。

  ▍人工智能,创造更健康和无障碍的未来

  苹果公司副总裁及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葛越在会上表示,人工智能在改善人们生活方面,尤其在无障碍功能和健康功能两个领域潜力很大。

  “今年秋季苹果推出的 WatchOS 9 软件,将包括一个新的“睡眠阶段”功能,用户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睡眠状况。” 葛越透露。

  据悉,苹果手表中内置了心率传感器和加速度计。通过这些传感器信号,手表可以检测用户究竟处于快速眼动、核心睡眠还是深度睡眠阶段,并提供睡眠呼吸频率和心率等详细指标。

  可穿戴设备和生命指征等健康检测功能是苹果近年来研发的重要方向。目前,苹果手表已支持摔倒监测,这一功能调用了手表 中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来识别严重摔倒,并通过分析手腕轨迹和冲击加速度,在用户摔倒后发送警报。

  苹果手表还创建了步行稳定性功能。通过用户走动时苹果手机产生的数据,可以判断的摔倒⻛险。

  葛越认为,在改善人们的健康生活方面,技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机器学习和传感器技术可以提供有用的健康信息,让用户能够通过日常行为的小改变,逐步实现整体大健康。

  ▍要实现大规模应用,需深耕AI根技术

  人工智能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大规模产业应用还要哪些保障?蚂蚁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安全官韦韬认为,人工智能在产业的大规模应用落地,亟需解决安全可信、协作共识、复杂关联分析、存储计算规模爆炸、降低耗能等问题,需要在隐私计算、区块链、图计算、分布式数据库及计算基础设施、绿色计算等AI大规模应用的“根技术”上深耕探索。

  目前,蚂蚁集团也在持续攻坚这五大技术领域。其可信隐私计算框架“隐语”已于今年7月正式开源。在今日的WAIC大会上,蚂蚁集团还宣布开源高性能图数据库TuGraph单机版,并成立图计算开源技术委员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陈纯分别担任主席、副主席。

  当人工智能进入快速发展期,未知的挑战也随之而来,“智能化”背后的风险挑战不容忽视。在韦韬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程度有很多衡量的标准,但从安全维度评估,它还处于初级阶段。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大规模应用不仅要解决数据驱动的问题,还要解决安全可靠问题。

  他举例称,安全风控领域是天然的开放空间强对抗博弈场景,需要与全球最狡诈的黑色产业团伙做高强度对抗。在这个领域中,目前单纯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体系是无法与之有效应对的。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机器智能与专家智能高效协同的融合对抗智能;另一方面需要加强AI的可信保障机制,包括可解释性、鲁棒性、公平性及隐私保护能力。

  “只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安全达到有机融合,才能以高水平安全助力高质量发展。从蚂蚁的实践来看,推动AI智能+专家智能的融合协同,是实现人工智能在高安全对抗领域实现安全可信的关键路径,”韦韬说。

  ▍元宇宙是数字产业竞争的入口

  实现元宇宙的产业落地离不开5G、AI、区块链、数字孪生、云计算等技术。而行业共识认为,人工智能将是对产业规模贡献最大的支柱之一。百度集团副总裁袁佛玉指出,“真正的元宇宙,将是强大AI能力与虚拟空间的完美结合。没有AI构建的底层框架,就不可能创造出足够迷人的元宇宙上层建筑。”

  袁佛玉强调,AI技术,不仅是驱动数字世界持续运行的底层基石,也贯穿了元宇宙从设计、研发、构建、运营、再到体验的各个环节。

  虽然业内普遍认为,元宇宙能够在虚实融合、以虚促实中推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赋能和驱动千行百业新市场、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但具体如何落地,业内同样褒贬不一。

  世纪华通首席战略官方辉指出,元宇宙类比PC时代作为切入口的电脑和操作系统,智能移动时代的手机和APP,元宇宙对于实体经济的牵引赋能效应影响巨大,是占领数字化产业非常重要的入口。

  目前,世纪华通已开始数字人方面的技术研发、场景应用等方面,也投身到了以超算中心为基础的新基建中,筹建了单体4万机柜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近几年,世纪华通先后在上海、深圳等地相继投建了三座大型数据中心,其中深圳数据中心项目是深圳市批复的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园区。

  展望未来,方辉判断:“在以虚促实的Web3.0社会,功能的跨界必将打破原有数字经济的商业模式。基础规则有待完善,为场景消费新的经济体系设计,也将写入元宇宙应用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