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山西全省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
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提升卫生健康服务供给,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全面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并要取得显著成效——这是“山西这十年”系列发布中卫生健康领域的铿锵之声。
9月14日,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武晋;省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省疾控中心主任冯立忠;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波三位主要领导在山西省委宣传部举行的“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对外通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情况,并回答了与会记者的提问。
这十年,统筹“健康山西”战略布局,山西出台了《“健康山西2030”规划纲要》并启动实施了16个专项行动,并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加强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深入开展了健康知识普及行动、贫困地区健康促进攻坚行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减三健”专项行动以及“健康知识进万家”试点工作,连续7年举办“万步有约”健步走激励大赛。全省共建设国家级健康县10个、省级健康县23个。开展重大疾病防治,建成14个国家级、29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早筛早诊早治项目使68.15万人受益。糖尿病、高血压门诊用药纳入医保范畴,184万人受益,减轻负担6.3亿元。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从25元提高到84元,服务项目由10类扩展到30类,覆盖居民生命全过程,人均预期寿命由2010年74.92岁上升到2020年77.91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山西以一体化改革“穿针”、三医联动“引线”、五项制度建设“织网”,创造了医改“山西模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新突破。张波介绍,山西的深化县域综合医改,被确定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省,117个县级医疗集团“六统一”全覆盖、改革立法、“三清单”管理、“5G+医疗”试点等做法形成聚合效应,走在全国前列。记者在多次深入医疗一线采访中了解到,山西在深化“三医联动”改革中全省公立医院已全部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实行了零差率销售。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分别达到610元、320元,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以降药价为突破口,382种药品、75种耗材通过集中带量采购在山西省落地,平均降幅50%以上,节约相关费用近40亿元,有效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全面推进分级诊疗,以医联体和信息化手段整合全省医疗资源,构建纵向医联体和托管式医联体62个,建立45个省级专科联盟,117个县级医疗集团全部上接城市三级医院、专科联盟、远程医疗“三根天线”,分级诊疗更加顺畅,群众就医更加便捷。
山西还发展高水平公立医院,发挥山西白求恩医院、省肿瘤医院、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引进“国家队”优质资源,用好省政府24项支持政策清单,加强“一轴四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布局,打造公立医院发展新高地。实施“136”兴医工程,省级财政先后投入10亿左右项目建设资金,10个领军专科申报省部级课题343项,开展关键技术231例,床位数净增加734张,病区增至55个。卓越医学团队创新发展,整合、新建77个亚专科,打造47个卓越医学团队,引进开发161项国际国内一流前沿医疗技术。扩大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由2012年2.88人增长到2021年3.26人,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由5.22张增加到6.57张;建成100个卒中中心、65个胸痛中心、50个创伤中心;“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服务覆盖100%的三级医院、90%的二级医院。
山西是传统中医药文化大省和中医药资源大省,在传承晋医晋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冯立忠说,山西加强政策供给,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实施方案》,山西省人大立法通过《山西省中医药条例》,山西省政府成立建设中医药强省领导小组,统筹全省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完善了服务体系,着力推进中医医疗服务全覆盖,农业县中医医院覆盖率达到96.7%。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达到8个,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达到70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38个,基层中医馆建设项目实现全覆盖。壮大人才队伍,建设国家级培训基地5个、传承工作室112个。获批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6人,岐黄学者3人、全国优才26人、国家级师承指导老师68人。评选山西省名中医228人。培养省级中医优秀临床人才近400名。推进科技创新,获批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传承创新中心,建设了3个重点研究室。所有县域完成中药资源普查,评选“山西名药” “十大晋药”,启动17个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立项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武晋说,山西这十年,科技人才短板得到了有效加强。坚持“四个一批”引领。共确定287个项目,资助经费6578万元。其中,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强医计划共57人;医学科技创新团队共27个;医学科技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项目共26个;医学重点科研项目计划项目共177项。委省共建“尘矽肺重点实验室”落户山西。持续加强人才培养。开展“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项目”等,培训卫生技术人才23万余人次。建成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1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专业基地10个,培训合格住院医生11340人;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8000余名。建成院士、博士后工作站27个,柔性引进院士专家30名。强化科技创新效能。建成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与诊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3个。
办好山西省政府交办的卫生领域民生实事是第一要务,山西卫健系统这十年还免费增补叶酸惠及妇女521万人,免费“两癌”筛查惠及农村妇女232万人,为145万名怀孕妇女免费提供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免费婚检40万对。加强“一老一小”健康服务,实施生育支持政策,全省依法注册可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数达到1784个,提供托位数达71880个,建成母婴设施1562个。63.7%的二级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299万老年人享受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全力开展健康扶贫,58个贫困县医院全部达到二甲水平,大病救治病种扩大到37种,慢病患者签约42.9万人,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0%左右,健康扶贫业已交出了优秀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