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经济

再遇美股大跌 A股跟跌还是继续反弹

时间:2022-09-11 04:33

  伴随高层密集“喊话”并出台利好措施,A股上周一出现久违的暴涨,但之后反弹一波三折,周线%。上周末,美股再度大跌,近日已呈现一定“独立性”的A股,这次能否继续摆脱跟跌的命运,延续自己的反弹步伐?邕城券商资深投顾在接受

  1美股又跌

  后市A股能否呈现“独立性”

  

  黄超智:美股近期的下跌幅度较大,从周线月初的调整,未来能否重新走强取决于经济基本面。至于A股,我们不妨先来判断当前市场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以来,A股经历了四轮熊市,分别是:6月至6月,下跌49个月,跌幅55.54%;10月至10月,下跌13个月,跌幅72.82%;11月至6月,下跌44个月,跌幅44.97%;6月至今,下跌40个月,跌幅52.70%。前三次熊市,除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带来的时间短、跌幅大的下跌外,其他两次平均跌幅在50%左右,时间跨度在46个月上下。而本轮熊市的下跌时间截至目前已经达到41个月,跌幅达到52.70%,超过熊市的平均跌幅50%。再看估值,前三次底部,上证综指平均市盈率均值为13.24倍,目前为12.73倍;深成指均值15.77倍,目前为13.95倍。

  因此综合来看,目前A股处于底部区域的概率已经比较大。从时间上来看,市场可能还需要在底部震荡较长一段时间。正是基于中美两个市场所处的位置不同,再叠加A股近期已经出现不再跟随美股下跌的迹象,因此A股后市有可能呈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受美股的影响趋于弱化。

  陈宇:三季度以来,不论是美国经济数据角度,还是国外市场分析,都有对美股见顶、明年美国经济回落的预期。综合来看,当前美股的筑顶风险正在加大,再叠加美国中期选举前各种黑天鹅事件不断,甚至超出了市场把控能力,因此全球市场充满了一种“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的猜测甚至惶恐,美股大幅震荡也就在所难免。

  反观A股,在经历了痛苦的挤泡沫过程后,估值压力的确充分释放。国庆节后A股政策底已然出现,虽然市场情绪仍然阴晴不定,但一边是连续上涨的美股市场,一边是连续下跌后估值水平偏低的A股,孰去孰来,其实市场会逐渐形成一个共识性判断。当然,在美股大跌的背景下,A股要走出独立行情,恐怕还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基本面问题,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动能依然偏弱,市场担忧的贸易冲击、盈利下滑和行业内部的洗牌问题,还需要三季报以及四季度数据的验证。第二个问题是心态问题,纵使中长期机会已经大于风险,但“杠杆雷场”仍让市场各方心有余悸,“熬一下等等看”依然是当前的普遍心理。显示在盘面上,除了高度弹性的券商板块之外,上周并未出现可持续的运行逻辑,热点散乱而短暂,凸显市场并未有积极的反弹准备。

  2使命达成

  国家队基金清仓对市场影响几何

  

  陈宇:首先,救市并不是中国独有,美国在“黑色星期一”股灾中,吸取了代大崩溃的教训,采取了十分迅速果断的措施进行救市,及时遏制了股灾滑向全面经济危机的势头;金融危机,情况也类似。对于市场而言,短时间的情绪恐慌往往超出理性和正常市场制度的掌控,这点不论是市场成熟度依然不足的A股,还是成熟度很高的欧美市场,都会出现。而救市,则是应对这个短时间心理和情绪冲击的直接干预手段。因此,不论是过去、现在或者将来,都不存在“不再救市”的说法。不过,由于市场机制尚待完善,国内公众对于“救市”往往直接理解为“无原则兜底”,这就陷入了另一种非理性预期。简单地说,只要情况需要,形势紧急,“救市”依然会在未来出现,但时间点、路径和手段,则会因时而异。

  黄超智:实际上,根据今年初公布的数据,去年四季度五大救市基金的平均仓位已大幅降至20%,因此对于国家队资金的减仓甚至退出,市场已经有了心理预期。另一方面,从成立初衷来看,救市基金的诞生主要是为了解决当时市场面临的严重流动性问题,如今清仓可以理解为“功成身退”,是基于对市场已经修复的判断。而且从全球经验看,各国的救市基金在完成历史使命后,都会选择退出,这是惯例,因此者不必对这个举动过度解读。

  出资救市是应对特殊危机的直接手段,不排除将来如果需要,国家队基金依然会再度现身,但从近日监管层的表态看,在经历股灾后的金融大幅去杠杆之后,目前市场“风险可控”。其实,监管层稳定市场的手段很多,包括最近密集出台的化解股权质押风险、解决上市公司流动性等举措,对修复市场信心起到了实质性作用。者需要改变“一谈救市就是出真金白银拉升指数”的偏见,正确解读新环境下的监管方向和手段。

  3行情反复

  政策底后还需再探市场底

  

  黄超智:从上周末高层的表态和公布的一些利好来看,政策性底部已经出现。政策底出现后,市场仍有震荡筑底过程,不排除再次探底的可能。绝对底部很难精准判断,但不论政策底、市场底还是基本面底,均是底部,而底部区域的最大特征就是估值便宜。上周券商股出现较强劲的反弹,这是券商股和市场高度关联性的表现,显示出场内资金对新政策出台有良好的预期。但从历史走势看,券商股的大行情通常在券商股指数经过较长时间的横盘之后才会出现,短期内只有脉冲行情。如果对券商股行情感兴趣,可以关注已破净资产或在净资产附近徘徊的券商股。

  陈宇:政策底先于市场底,的确是众多有经验者的主流观点,但在时间点上,恐怕难以说是一个月还是一个季度。目前来看,至少从三季度延续而来的市场筑底过程并未完成,这也是我们仍然慎言反弹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当前整个市场成交水平并没有持续放大迹象,因此,“迟来的市场底究竟在哪里”仍会是11月前市场的主要纠结,反映在盘面上就是市场心态的谨慎和行情的反复。在这样的背景下,操作上仍需谨慎为主。